下八镇2025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来源:宣汉县下八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4-16
点击数:人次

为持续改善全镇城乡环境面貌,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创建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清爽干净的发展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新成效。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下八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城乡环境治理措施,实行镇村联动、以点带面、统筹推进,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聚焦“美丽乡镇”定位,严格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彰显美丽下八良好形象。

三、工作重点及工作举措

(一)开展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行动

从坚决消除“脏、乱、差”等问题入手,重点清除积存垃圾,消灭暴露性垃圾和建筑垃圾,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清理“十乱”,即乱搭建、乱堆放、乱停放、乱占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乱拉杆线、乱设摊点、乱涂写张贴、乱设广告招牌。全面清理残墙断壁,场镇出入口道路两侧干净整洁,实现辖区环境卫生管理全时段、全覆盖。

(二)加强村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

全面整治“脏、乱、差”现象,对辖区的生活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做到“七无、四净”,即: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牛皮癣”、无“线乱拉”、无乱堆乱放、无残墙断壁、无杂草丛生;环村公路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通过加强长效管护队伍建设、完善环保设备设施及制定村规民约、定期开展卫生评比等措施,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发电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三)开展公路沿线专项整治行动

清理县道、镇村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乱堆乱放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裸露渣土。整治公路及连接线等用地范围内违章建筑、占道经营、占道晾晒等行动。整治沿线商户和企业乱堆乱放等问题,保持路面、路肩、边坡、边沟、绿化带、桥涵及周边环境整洁卫生,提升沿线视觉效果。

(四)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规范市场秩序管理,对流动摊点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或取缔,对市场内的环境卫生要进行集中清理与整治,做到划行归市、流商归摊、坐商归店,杜绝市场外溢现象;合理配置环卫设施,市场商品摆放规整,市场外车辆摆放有序,垃圾容器配备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通畅,农贸市场要做到全天候保洁,市场内环境卫生定时清扫清运,垃圾日产日清。

(五)开展“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

全面整治违法违规在道路、广场、大街小巷、居民楼房、小区所有楼道、单位院落(含建筑物墙面、地面)、交通工具、电线杆、燃气设施、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树木和其它设施、物体上张贴、悬挂、刻画、涂写的各类专业开锁、专业打桩、医院广告、出租出售、管道疏通、办证刻章、修理家用电器等内容的“牛皮癣”广告。

(六)加强河湖环境治理

加强河长制工作管理,定期组织人员对辖区河道进行巡护、清理,加强河湖水产运输、种植、采砂治理,管养维护好河湖、水库栏杆、绿植、道路。常态化排查检查河道沿线经营企业、畜禽养殖场,督促居民、养殖户做到污水不外排、沼液不外泄,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七)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环境治理

按照“属地管理和权属管理”的原则,对各站所、卫生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庭院存在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废弃物料等进行清理整治;做到楼道、屋顶平台、房前屋后、垃圾桶、公厕周围、绿化花坛等公共区域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积灰积尘现象,无地面积水和污水横流现象,无车辆乱停乱靠现象,强力推行弱电网线清理整治行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下八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包保责任机制,由各联村(社区)领导包保各村(社区),并联系督促开展行动。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七进”宣传活动(即: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城乡融合环境治理行动,形成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是保洁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督导,确保实效。由镇办公室牵头,住建所、综合执法办等组成工作督查组,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在全镇进行通报;对上级督导暗访发现的问题、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等被通报批评或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严肃追责,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