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年初,回乡返乡人员逐步增多,道路交通车流量持续增加,加之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和大雾等恶劣天气增多,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不断增多,各类风险交织叠加,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加强岁末年初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严格控制死亡事故”的工作底线,抓紧抓实抓好岁末年初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交通参与者安全素养
1.增强司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加强交通安全文明驾驶意识的养成培训,强化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驾驶技能教学。对违反交规的司乘人员开展交通安全法规教育、常识教育、警示教育。督促司乘人员按规定系好安全带、佩戴安全头盔。
2.增强学校师生交通安全意识。中小学校将交通安全知识纳入日常安全教育内容,因地制宜建设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组织上一堂覆盖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专题课,组织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应急演练。
3.营造浓厚交通安全社会氛围。加大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实用知识和安全常识。依托微信群聊等全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漫画、海报、微短剧等方式,制作推出更多文明交通公益广告,广泛开展各类文明交通活动和交通安全知识、避险常识、典型违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组织青年志愿者力量,深入城乡社区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4.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各单位、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现干部职工全覆盖,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二)突出重点路段隐患排查整治
5.国省干道。集中排查治理急弯陡坡、连续长下坡、隧道桥梁、地质灾害易发路段交通安全设施、公路隧道照明、消防等应急、安全防护设施隐患(特别是临水临崖高差3米以上道路)。
6.县、乡、村、组道。集中排查治理农村地区临近池塘、沟渠落差 1.5米以上道路,农村车流量大信号灯、减速设施、照明设施缺失,“马路市场”、道路支路开口过多等隐患。
7.旅游干线。集中排查治理交通安全设施和安防设施。
8.自建道路。集中排查治理自建道路安全隐患,特别是本辖区所有水库和河堤、大坝、公园、景区、渡口、寺庙、林场等自建自用路和森林防火便道。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通报相关部门和管理单位,落实整改,并及时增设必要的警示、防护、隔离、禁止通行设施。
(三)强化重点运输企业隐患治理
9.严查客货运企业。对公路客运、农村客运、旅游客运、危化品运输、校园接驳等客货运企业,采取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严查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动态监控、车辆运营挂靠等情况。
10.严查货运源头。对运输矿石、砂石、钢铁、水泥企业重点检查视频监控安装、出厂计重设施配置、超限车辆出场站、非法改(拼)装和逾期未年检等违法车辆配载等情况,严格“一超四罚”措施。
11.严查危险货物运输托运、承运、装卸、运行全链条安全监管措施。
(四)加强重点车辆管控和严重违法行为整治
12.严查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行为。强化摩托车(含电动三轮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严厉查处违规销售、非法改装、改变用途等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农村无牌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摸排工作,动员引导群众在 2024年底前完成车辆注册登记,加大对无牌无证、超员超速、违法载人、非法改装、非法营运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以及学生违规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行为的查纠力度。
13.严查小型普通客车重点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小型普通客车超速行驶、酒驾醉驾、无证驾驶、非法改装、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违反交通信号、占用应急车道以及非法营运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14.严查货车重点违法行为。加大对超限超载、疲劳驾驶、强超强会、非法改装、遮挡或污损号牌等行为的查处。加强货车“百吨王”和城市渣土运输车治理,依托入宣重点道路沿线检查点和超限检测站,加大对过境重点货车管控力度。
15.严查农村面包车和拖拉机重点违法行为。全面启用农村劝导站(点),增设执勤站点,组织联合执法小分队,严查农村面包车超员超速、违法载人、非法改装、非法营运,严查拖拉机无牌无证行驶、假牌套牌、违法载人、超限超载和改装等严重违法行为。
16.严查营运客车重点违法行为。严查客车证件过期失效、非法营运、客车班车超出许可运营、疲劳驾驶、超员载客、脱离动态监控、旅游包车未持有效包车牌运行和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地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查校车超员、使用许可过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问题。对旅行社未落实旅游包车租车“五不租”制度的,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并予以通报,同时依法进行严格处罚。
(五)加大综合整治保障力度
17.强化以案促改源头治理。对典型事故进行深度调查、复盘分析,切实找准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区域协作、整改评估机制,增强制度刚性,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18.强化群众和社会监督。拓宽渠道,加强宣传,鼓励群众通过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通过110、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举报突出违法问题。
19.强化舆情监测管控。落实重大突发舆情“第一示警”和“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工作机制,强化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和预警处置,协调督促有关涉事地方和部门把“应对舆情”和“解决事情”结合起来,及时开展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处置等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防止和管控恶性炒作。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各村(社区)、街道相关部门及时召开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会议,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集中整治阶段。
深入分析研判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和各类事故特点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开展各类隐患排查整治,劝导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保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总结提升阶段。及时评估综合整治效果,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具体方法,总结整治经验,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制度成果,推动综合整治常态化运行。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道路交通安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摆在安全生产突出位置。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时间长,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各村(社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建立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单位,层层落实任务,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整治合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由应急办统筹协调,各村(社区)、相关部门按分工抓好落实。应急办要履行好综合监管职责,督促指导协调职能部门抓好各项工作;抓好交通安全路面劝导、宣传教育等工作;深入开展公路隐患点段排查治理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立足职能职责,加强协作配合,主动沟通、及时沟通、直接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三)主动担当作为,严明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求真务实、严谨细致,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列出任务清单,实现挂图作战,注重谋定后动,讲求方式方法,抓实抓细综合整治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坚决避免只布置不落实、只督促不检查,做到干一件成一件。
(四)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街道办事处将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不定期对各村(社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予以通报。对工作不力的,综合考虑情节、后果、态度等情况,精准妥当作出处置:对工作失误较轻的,下发提醒督促函;对出现差错但未造成严重影响的,下发整改通知书;对问题严重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下达约谈通知书;对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移交纪工委依法依规查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