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镇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来源:塔河镇
发布日期:2024-05-28
点击数:人次

​2024年全镇食品安全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从严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筑牢全域全链监管防线,坚决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强化风险防控能力

(一)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持续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应急保障、信息报告制度,适时修订《塔河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各村(社区)按照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根据《食品安全应急值班工作制度(试行)》要求,做好应急值守工作。〔食安办、各村(社区)〕

(二)提升风险监测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健全风险监测、通报会商和信息交流等制度。推进食源性疾病溯源体系建设,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风险研判和通报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将小品种纳入监测范围,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开展专项风险评估。〔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抽检防范能力。加强食品及相关产品监督抽查,推动你点我查”“你点我检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开展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关键环节管控

(一)强化产地防治。进一步净化产地环境,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持续推进农用地土壤涉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落实耕地分类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指导,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有效管控耕地土壤污染风险。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三年项目建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农业服务中心、生态环保办、村建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持续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行为,严控常规药物残留超标,落实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氧乐果等高毒农药禁用管理措施。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加密上市期巡查检查频次。组织实施养殖规范用药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兽药经营条件审查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推进减量化绿色生产。禁止污水灌溉,严禁将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农业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粮油质量安全。持续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者、经营者和安全管理人员行为。〔农业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抓实重点领域监督

(一)严格校园食品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组织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加大对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提升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督促落实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推进溯源管理,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加强对校园超市(小卖部)和学校门外50米范围内的食品摊贩整治。〔综合执法办、中心校、大店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集中用餐单位监管。督促煤矿食堂、医院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格规范许可资质、流程布局、设施设备、环境卫生等条件,防范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安办、福禄煤矿、石峡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网络食品安全。开展网络食品规范经营行为整治,健全工作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网络食品经营违法犯罪行为。〔食安办、大店村、红庙村、石坝村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持续实施食品三小行业治理。持续开展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推行《四川省食品小作坊管理办法》,指导食品生产小作坊取得生产许可。推行小作坊落实作坊长制度,进一步提升小作坊管理水平。推进小餐饮明厨亮灶,加快试点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综合执法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持续开展特殊食品规范经营行动。严格特殊食品经营许可,全面规范母婴用品店特殊食品经营备案。探索推进特殊食品进货、销售记录信息化管理,开展婴配乳粉溯源核查。持续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加大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行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保健食品行为。巩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成果,促进保健食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持续开展白酒品质提升行动,推进白酒行业溯源平台运用。〔食安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持严厉打击态势

推进铁拳”“春雷”“昆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用农产品涉违禁物质、农兽药残超标、私屠滥宰、食品非法添加,以及餐饮环节制售伪劣食品、网络销售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移送重点领域违法案件线索,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严打重处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持续开展餐饮门店厕所革命,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一)推进许可认证制度改革。强化食品经营许可数据归集和电子证推广。推进食品生产许可全程网办,实现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电子化管理。全面推动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促进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等食品农产品相关认证实施。完善食品生产企业认证+监管联动机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便民服务中心、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进智慧监管运用。加快推广川渝食品溯源公共服务平台运用,持续推动数据及时归集,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研判,推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持续推进餐饮单位后厨视频接入和智慧监管。持续推进合格证追溯码猪肉质量安全闭环监管。全面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后厨加工全过程智能化在线监测。〔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中心校、卫生院、农商行、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压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用好镇、村社等基层工作力量,不断健全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探索食品安全问题基层闭环处置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食品安全志愿者食安卫士监督引导作用,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风险隐患排查,打造社会共治格局。〔食安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示范带动高质发展

(一)助力达州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根据县创建办要求,积极配合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五个行动(健全十大联动机制、开展十大整治提升、推广十大示范经验、构建十大宣传矩阵、力争十大工作成效),持续打造人人参与创建氛围。推进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建设。持续引导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食安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推进示范引领工作。持续深化示范带动效果,积极争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建立多层次、多方位、全业态基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安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着力促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特色产业稳面提质增效,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抓好优势特色农业产品品牌培育。加大食品工业企业对安全生产、检验检测设备技术改造,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鼓励食品企业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引导食品企业无标创标,有标创牌,推动个转企、小升企、小入园,引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服务中心、食安办、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全面开展食品经营主体规范化治理。按照经营主体规范标准全面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学校食堂、集中用餐单位、餐饮服务经营者、食品经营者、农贸市场、食品小作坊、水产养殖基地、畜禽养殖基地、种植基地等经营主体规范化治理。联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提升规范经营行为。重点督促经营主体在显著位置公示其营业执照、许可证或备案证、健康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生产加工经营场所、库房等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相应设施设备保持清洁;设立相应功能区;食品与非食品分区存放,食品摆放隔地离墙10cm,无过期食品;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制度,索取并保存供货者的许可或备案证明,产品合格证明,并索取销售凭证。〔食安办、农业服务中心、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其他

(一)持续推动两个责任工作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专班常态化运行、包保督导常态化开展,全面完成包保责任、包保督导、包保数据3100%全覆盖。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管控清单,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精准防控风险隐患。持续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监督抽考率和合格率100%。〔镇食安办〕

(二)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餐饮浪费突出问题,强化宣传引导,持续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中心校、卫生院、农商行、各村(社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