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来源:宣汉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3-05-22
浏览次数:

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

 

(文本)

(初步成果)

  

宣汉县人民政府

中建国信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05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现状分析

第一节底图底数

第二节现状概况

第三节双评价

第四节评估

第五节现状特征梳理

第三章规划定位和战略

第四章底线约束

第一节三区划定

第二节三线划定

第三节其他保护线

第五章用地布局

第一节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第二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第三节农用地布局

第四节建设用地布局

第五节其他用地布局

第六节用地结构优化

第六章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布局结构

二、以农固本——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现代化农业园区

三、以农促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品化农副产品

四、以农兴旅——依托农业资源,建设生态化旅游基地

五、产业用地保障

第七章乡村振兴规划

一、规划目标

二、乡村振兴策略

三、村庄管控要求

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用地保障

第八章片区设施配套

第一节片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节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三节片区基础设施规划

第四节片区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规划

第九章人居环境提升与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第一节人居环境整治

第二节自然资源保护与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第十章镇区规划

第一节厂溪镇镇区

第二节黄金镇镇区

第三节新华镇镇区

第十一章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第一节规划传导

第二节实施计划

第三节实施保障

附件

序言

为切实做好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达州市委市政府、宣汉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引领资源要素配置和布局优化、重塑乡村经济地理格局、建强县域经济发展支点、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立足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资源本底以片区为单元引领国土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编制《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下位规划,是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工作的具体安排,是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2021年,近期2025年。

本规划自20234月底启动,开展工作期间按照“住下来,融进去”的要求,采取现场踏勘、走访座谈、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充分掌握群众诉求和意愿,尤其注重听取深耕当地的种养殖大户等“新乡贤”“土专家”意见;并与各专项规划进行充分衔接,形成了现有规划成果。

本规划经达州市人民政府审批,由宣汉县人民政府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备案。由厂溪镇、黄金镇、新华镇、石铁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宣汉县自然资源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本规划,确需修改本规划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修改,并及时更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信息


第一章 总则

一、 编制目的

为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相关工作落地落实,统筹安排片区内各项建设活动,推动村镇集聚发展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合理配置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兼顾开发与保护,整合优势资源,联动区域,促进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特编制《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二、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树立“一干多支”思维和县域一盘棋观念,坚持“六个优化”、“四个尊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开发与保护,紧扣“按实际划分片区,按片区编制规划、按规划优化布局、配置资源”的方向路径,科学编制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奠定重要基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  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优化布局

充分衔接宣汉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方案的要求,对片区专项规划进行统筹整合,全面优化片区国土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布局,推动片区一体化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地理格局和历史人文背景等条件,综合片区人口、土地、产业等各类关键因素,准确把握片区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相应确定编制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对策、布局与管控要求,推动各片区优势互补、彰显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突出片区特色农业优势,彰显地域特征、文化特色、时代风貌,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全域资源禀赋及现状问题,从目标和问题导向,提出区域发展策略,支持中和流域特色农业片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底线思维,绿色发展

根据下达的目标任务,合理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明确规划措施,切实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全面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风险隐患管控的具体举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决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顺应群众诉求期盼、把握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尊重规律、依法依规、严格程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将共谋、共建、共享、共治贯穿到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切实增强规划工作的战略性、权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围绕人的需要塑造高品质国土空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供给,建设社区生活圈,构建完善便捷、绿色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

坚持多规合一、远近结合

按照“多规合一”要求,以“双评价”为基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镇区建设布局,科学确定人口用地规模、开发强度。加强各类规划空间控制线的充分衔接,兼顾当前和长远,科学编制规划。

四、  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 年修订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8)《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2012年);

(9)《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2018年11月18日);

(2)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48 号);

(5)《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8号);(10)《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 号);

(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 号);

(8)《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

(9)《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19〕4 号);

(10)《规范实施“点状供地”助推乡村振兴指导意见(试行)》(川自然资规〔2019〕2 号);

(11)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20〕8号)

(12)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

(13)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意见》

3.技术标准规范

(1)《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办发〔2020〕51号);

(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自然资源部,2019年3月);

(3)《四川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送审稿,2021 年修订版);

(4)《四川省村级规划编制指南(2021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年修订);

(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年修订);

(7)《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GB/T51327)》(2018年修订);

(8)《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级、村级规划编制指南和备案审查要点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1〕70 号);

(9)《达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版)

4.其他

(1)《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

(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020年变更数据成果;

(3)其他部门相关规划;

五、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近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5年。

六、 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规划及厂溪镇、黄金镇、新华镇镇区及石铁乡场镇规划。

七、 规划范围

片区规划范围:厂溪镇、黄金镇、新华镇、石铁乡4个乡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551.07平方公里(数据来源: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共涉及35个村/社区。

镇区及乡场镇规划范围:总面积98.81公顷。

八、 地位作用

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细化落实,是对划定的县域乡镇级片区(经济区、保护区或其他功能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工作做出的具体安排,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建设规划许可、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法定依据。

本规划经达州市人民政府审批,由厂溪镇、黄金镇、新华镇、石铁乡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宣汉县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本规划,确需修改本规划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修改,并及时更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信息。

 

第二章 现状分析

第一节   底图底数

为实现“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同一平台”,反映规划管理的合理性,以2020 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在衔接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底图底数、综合水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森林资源和基础测绘等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地类转换、细化和边界修订,结合现状补充调查,将地形图、正射影像图和基数转换后的成果图叠加,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工作底图,并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用地结构表。各地类面积详见附表 1。

第二节  现状概况

一、 区位条件

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达州市腹地,宣汉县北大门,北接万源市,东连宣汉县樊哙镇,南邻宣汉县南坪镇、华景镇、白马镇、老君乡,西与宣汉县毛坝镇、普光镇相连,总面积551.07 平方公里。

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地处川东北经济区,渠江支流中河从中部穿流而过,渠江城镇发展轴,盆周山地生态农业区的重要节点,农业区位明显;G65包茂高速、万白路由南向北穿行而过,南向连接达州,北接万源至陕西省,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连接包茂高速和巴山大峡谷,片区成为连通达州、陕西、巴山大峡谷的重要节点,交通区位条件显著。

 

九、 自然条件

自然格局明显,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格局片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片区整体地势为西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780米,片区最高海拔1664米,最低海拔289米,最大相对高差达1375米。片区山脉属大巴支脉,整体地形复杂、山势逶迤,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绵延,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地貌。

片区属于川东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区,地貌特征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的近椭圆形山丘,地形起伏较大,微地貌单元有斜坡、陡斜坡、缓坡平台及砂岩形成的陡壁等、地形坡度一般在10~25。

自然资源丰富。山林相依,林业资源丰富,林业资源丰富,片区林地面积42932.92公顷,面积占全域的77.91%,其中片区公益林占全域21.34%。林下种养殖基础良好。水网纵横,流域特征显著,渠江支流——中河穿片区而过,流经片区内四镇,片区内有中河支流两岔河、石塘河、井溪河、石铁河等中河大小支流数十条,小型水库十余座。片区野生植物上千种,银杏、黄连、天麻、杜仲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10余种,野生动物数百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数10种,本片区野生动植物中有植物药百余种,动物药数十种,是中药材生长优质区域。

十、 社会经济

经济总量较小,三产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仍需加强

2020年片区GDP总产值为131925万元,仅占全县GDP3.2%,其中第一产业61589万元,第二产业15045 万元,第三产业55291万元;产业结构比为47:11:42。片区主要经济来源为农牧业、商贸服务业,片区人均GDP 2.17万元,远低于全县4.19万的人均水平。片区农业产业基础较好,农作物主要粮油、食用菌,中药材、茶叶、青花椒、车厘子、青脆李为主, 2020 年,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189565亩;片区内中药材种植条件较好,建成乌天麻种植基地和山银花种植区。片区畜牧业主要依赖蜀宣花牛的养殖,依靠牛肉和奶制品的产出,除此之外,生猪、山羊、家禽养殖也是片区畜牧收入来源。

十一、 镇村建设

人口负增长。片区包括3镇1乡29 村6社区,片区 2010 年常住人口由六普73715人,到 2020 年七普常住人口60773人,人口减少12942人,整体呈下降趋势;片区 10 年间人口流出趋势加剧,2020年户籍人口为91895人,常住人口为60773人,净流出31122人。

城镇化率较低。片区其中城镇人口11153人,农村人口4962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18.35%。

片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7%,已达到联合国制定的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高于四川省 16.93%和全国13.50%的水平。

片区以厂溪镇为中心,黄金镇、新华镇、石铁乡为节点的镇村建设形式;集中居民点主要沿中河流域及其支流河谷散点式分布。片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但建设水平较为滞后,部分偏远村落电力电信设施亟待提升,给水设施未形成完善的供水体系,市政管网实现基本全覆盖,但乡村给水、环卫建设存在滞后。片区镇村公服设施体系不完善、品质不高,缺失与闲置并存,其中片区文体服务设施、养老等社会保障设施的建设有待提升。

 

 

 

 

第三节  双评价

片区用地起伏度较大,农业生产适宜区和城镇建设适宜区域重合度较高,主要分布于山间低地及沿河两岸,整体农田坡度较大。需充分规划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分布并严格要求,在农耕适宜区发展高标准农田,提高农田单位产量。

一、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片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192.55公顷,占片区面积的0.04%,主要分布于石铁乡东南边界白马山森林公园生态红线保护区及区域内一级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重要区和一般重要区面积分别为16440.54公顷、27924.03公顷。

二、 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片区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为3306.42公顷,占片区面积的0.06%,主要分布于沿河谷底;农业生产不适宜区面积为37230.28公顷,占片区面积的67.56%。

三、 畜牧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片区畜牧业生产适宜区与农业生产适宜区重合度较高,主要分布于厂溪镇和黄金镇地势缓和区;畜牧业生产不适宜区面积为31752.65公顷,占片区面积的57.62%。

四、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片区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为1487.89公顷,占片区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中部河流谷底两侧等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区域;城镇建设不适宜区面积为40178.51公顷,占片区面积的72.91%。

第四节  评估

一、 规划实施评估

结合上轮土规数据,截止2020年,农用地中耕地现保有量7285.84公顷,达到上轮土规规划目标(6619.97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有5928.89公顷,达到上轮土规规划目标(5771.31公顷);园地272.04公顷,低于规划目标要求(776.9公顷)。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现状1811.3公顷,远超上轮土规规划要求(1354.43公顷);城镇工矿用地50.57公顷,小于规划59.52公顷,但各乡镇差别较大;农村居民点用地1440.36公顷,大于规划目标1294.91公顷,应当进行宅基地整治;交通水利设施用地151.83公顷,完成规划135.05公顷的规划目标。

二、 灾害风险评估

1.地质灾害问题突出,滑坡泥石流灾害表现明显

    区域灾害记录发生14处,主要集中在黄金镇西南侧山地、厂溪镇西北、东南侧山地、新华镇东侧山地。上述地区山脉成带,地形起伏较大,应特别注意周边建设用地布局。

2.片区马尾松为优势树种,潜在森林火灾发生风险较大

规划区属于亚热带干热山谷地带,干湿分明。在1-6月为火情高发季节。全域包括松树类、杉柏类、杨树、桐木在内易燃树种共计20362公顷,占总森林面积的47%,山林大火潜在风险较大。

 规划区林地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77.91%,且易燃树种马尾松为区域优势树种。全区域消防可通达道路百米覆盖率41.16%,急需进行森林防火通道与防火设施建设。保证森林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

3.潜在森林松材线虫病灾害

规划区内纯林较多,优势树种明显,混交林较少,其中柏木林占总森林面积8.09%,杉木类占总森林面积7.15%,马尾松占总森林面积的84.85%。总体抗虫害和火灾能力较差。

第五节  现状特征梳理

一、 主要特征

 1.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

山林相依,森林资源丰富。林业资源丰富,片区林地面积42932.92公顷,面积占全域的77.91%,其中片区公益林占全域21.34%,是全县速丰林生产的重点区域。片区林地林木葱郁,是天麻、山银花等中药材和各类食用菌良好的生长区域,林下种养殖基础良好。

水网纵横,流域特征明显渠江支流——中河穿片区而过,流经片区内四镇,片区内有两岔河、石塘河、井溪河、石铁河等中河大小支流数十条,小型水库十余座。

物种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植被多样,野生植物上千种,银杏、黄连、天麻、杜仲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10余种,野生动物近百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余种。宣汉被称为“药物之乡”,本片区野生动植物中有植物药百余种,动物药数十种,是中药材生长优质区域。

2.种养结合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初显

片区形成以“乌天麻、茶叶、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农业产业。已形成乌天麻种植基地3000亩、山银花种植600亩、白茶种植3500亩、金牧良草种植2000亩,蔬菜种植2000亩等初具规模的种植产业,除外有车厘子、青脆李、羊肚菌等特色农业;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黄金黑木耳。

养殖片区内厂溪镇年存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8家,养鸡1000只以上大户2家;黄金镇目前肉牛养殖3300头;新华镇100头以上养牛场5个出栏蜀宣花牛3000余头;发展50桶以上养蜂大户50户,其中:100桶以上大户20户,1000桶以上大户1户;石铁乡肉牛养殖场7家,100头以上规模3家,存栏3991头、出栏1775头,存栏生猪7854头、出栏16848头;有国家地理标志——蜀宣花牛。

3.自然山水格局突出,山水田园风光独特

片区自然格局明显,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格局,森林覆盖率极高达到77%,中河从片区贯穿而过,水网纵横,同时,田园景观镶嵌与山水之间,形成独具魅力的巴山秀水田园风光。

二、 突出问题

1.水土流失高风险区分布广,生态保护压力大

片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区面积约11482.12公顷,占规划区总面积约20.84%;其他水土流失区域约26049.73公顷,占规划区总面积约47.27%。片区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区域分布广泛,水源涵养能力较弱,保护压力大。

片区少平坦耕地,耕地与林地交错分布,平均坡度较大,极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进而引发土地荒漠化和粮食安全问题。片区为盆周山地区域,两侧山地环绕带状建设用地分布。易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地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十分重要,亟需增强森林丰富度,做到乔木保土,草地保水的垂直水土保持布局。

2.耕地破碎化严重,农业基础设施有待提升

片区用地总面积为55107公顷,耕地面积9058.89公顷,占全域的16.44%,耕地总量较低。片区内耕地集中连片区不高,大于5公顷耕地图斑仅85个,小于1公顷耕地图斑有833个,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片区内宜耕未利用土地5.88公顷,园地面积272.08公顷;农业适宜区灌木林面积5.11公顷,可恢复耕地地类面积总计283.0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14%;耕地后备资源较少。

片区内耕地平均坡度指数3.7,整体坡度较大;耕地连片度不高,进行现代化农业耕种的难度较大,大部分耕地为传统的手工劳作方式;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区内主要灌溉方式为传统沟渠结合人力浇灌,缺少农产品的贮存、转运设施,整体农业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3.产业特色明显,但整体规模小链条短,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一产:以特色种养产业为主,规模化水平不高,产业附加值低;林业资源丰富,但未形成产业转化形式;集体经济效益不高。片区以特色种养产业为主,主要种植乌天麻,木耳、油菜、车厘子等,但产业品牌、产业链条未形成,农业产业链条短,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农业规模化水平较低,土地流转度不高,养殖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规模化水平低,规模化土地流转项目较少,主要为农民自行种植养殖,规模化。黄金镇、石铁乡白茶产业与宣汉县漆树乡、万源市茶产业同质化严重、蜀宣花牛等与大成镇蜀宣花牛养殖同质化严重,差异化发展和协同发展不足。集体经济较小,各镇村已建设农业合作社,但集体经济规模较小。

二产: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分布零散。受片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总值低,以小微个体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上,以农牧产品初级加工业为主,加工厂规模较小,经济效应较低。全域仅50.56公顷工矿用地,其中工业用地仅9.24公顷(共22处),工业用地分布“小散乱”,土地利用粗放。

三产:以传统商贸为主,旅游资源不凸显,吸引力不足。

片区为传统农贸集镇,但片区均为初级商贸服务,商贸设施建设滞后;片区旅游产品较少,开发率低,转化率不高,片区内旅游资源包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鸡鸣石坝遗址、罗氏贞节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太平坝汉墓墓地),袁廷蛟衣冠冢等,但旅游价值不高;已开发千年白果树、“爱情天梯”等,规模较小,收益不高,旅游配套滞后,服务水平不高,旅游带动能力不强,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较低。

4.配套设施不完善,供需不平衡

对外交通联系单一,片区内部交通网络化水平较低。依托高速和省道对外联系,联动低效,缺乏横向交通联系,南北向交通主要依托G65包茂高速和S202、巴山大峡谷快速路,道路质量不高,东西向交通主要依托现状S403和现状乡道,道路等级通行能力有限,难以发挥区域网络交通效应。内部交通通达能力偏低,网络化水平差,与区域旅游环线缺乏衔接;片区产业道路建设不足,泥土路较多,生产路、联村路仍需完善。片区乡村道路以四级公路为主,乡道四级公路占比较高,连接乡镇、乡镇连接建制村的公路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较弱,现状道路等级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难以满足商品和人员的高效流通。部分村存在路面损毁情况。

镇村公服设施体系不完善、品质不高,缺失与闲置并存。片区有幼儿园6所,小学50所,中学3所,教育资源充足,教育设施较为完备。但教育设施过于分散,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教育质量。片区各乡镇均配有卫生院,共计4个,但规模均较小,卫生室基本达到全覆盖。片区有一家私人养老院,缺乏专业敬老院,各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各村、社区基本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但利用效率不高。各镇村配置有较为简单的体育设施,类型有待丰富。各乡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司法合并建设,并在各乡镇配建派出所,各村建设有村委会,基本满足基层管理与服务所需。商业服务集中在各乡镇镇区,商业服务设施陈旧,各村基本无商业服务设施。

市政管网实现基本全覆盖,但乡村给水、环卫建设存在滞后。农村饮水自来水普及率低,2019年底,全县虽然已基本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有82%左右,没有完全普及自来水。农业灌溉设施陈旧老化,年久失修。各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但未进行雨污分流,部分乡村正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但覆盖面积较低。工业排水设施老旧,管道需更新。镇区已通天然气,片区燃气管网已基本全覆盖,但农户开户率不高。中河流域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未建设完成,正处于逐步建设中。片区已实现电力电信全覆盖,但少数区域存在移动信号差,电压不稳等问题。

5.乡村建设粗放,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农村用地布局散乱,整体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特点,聚居点以小型为主,较为集中聚居点主要中河及其支流两岸分布。高山、河谷聚居形态不一:高山地区散居尤为明显,河谷地带主要沿主要道路呈带状或团块状分布。人均宅基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较为粗放:人均103.61平方米/人,高于国家最高标准90平方米/人。

镇村特色不足,建筑风貌有待提升。乱搭乱建现象突出,亟待整治。房屋风貌不统一,建筑质量不高,局部缺乏管控,整体建筑风貌显得杂乱不统一;人居环境亟待改善,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有待提高,部分乡村地区存在垃圾随意倾倒,污水随意散排情况。


第三章 规划定位和战略

一、 规划定位

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统筹推进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六个优化”“四个尊重”,围绕达州市委“157”总体部署,统筹发展与安全、开发与保护。充分衔接《宣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在编《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依托中河流域山水环境优势,立足片区农业资源本底,借力高速、景区快速路之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并以“农业 ”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构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片区农旅融合发展。将本片区发展定位为:

川东北特色农业示范区

盆周山区现代乡村振兴样板

宣汉县特色农旅融合发展区

十二、 规划目标

落实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要求,统筹镇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现保护、发展、管控的统一。科学配置国土空间资源,强化国土空间的底线管控;加强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升城镇空间品质;构建开放、协调、安全、和谐、高效、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

2025年,完善现代农业设施,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完成,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初步形成;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项目。

2035年,片区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乡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形成空间集约高效、资源要素更加合理、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开放高效、魅力品质的国土空间格局;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完成,农旅融合发展。

2050 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科学有序,国土空间治理高效;城乡深度融合,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发展更具魅力和风范,人民生活富裕幸福;实现城乡协同、服务均衡、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园区。

十三、 规划策略

 底线锚固,重塑国土保护开发新格局;产业升级,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交通强网,打造外畅内联高效交通网;配套优化,推进公共资源的精准投放;品质提升,营造山水相融栖居新空间;路径保障,探索提质增效整治新思路。

十四、 规划指标体系

立足片区定位和规划目标,落实《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约束性指标要求,确定本片区规划指标体系,由 17个指标组成,其中约束性指标9个,预期性指标8个,详见附表2。

 

第四章 底线约束

第一节  三区划定

根据片区自然地理格局,统筹保护和发展,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定三类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

一、 农业空间

综合考虑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公益林、湖岸线保护、湿地保护等约束性指标结合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保障农业空间安全高效。将稳定耕地占比高、生态功能较弱、以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活为主要功能的区域规划为农业空间,包括地势相对平坦的一般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保障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划定农业空间10872.47公顷,占全域面积的 19.73%。 

十五、 生态空间

规划将 15 度以上集中成片林地、主要河流、湿地、草地以及“双评价”确定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等划为生态空间;划定生态空间43328.73 公顷,占全域总面积的 78.63%。

十六、 城镇空间

坚持底线思维,牢固安全优先的思想,在不突破上位规划下达指标的前提下,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综合考虑地方发展需求,统筹谋划城镇空间。

将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要功能的区域规划为城镇空间,包括城镇现状建成区与规划拓展区。在生态保护、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划定城镇空间905.80公顷,占全域面积的 1.64%。

第二节  三线划定

一、 永久基本农田

严格落实宣汉县“三区三线”划定方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将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集中连片、质量等别较高的耕地以及山区耕地坡度小于 25的集中连片的稳定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规划至2035 年,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7242.03公顷。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管控要求。

十七、 生态保护红线

严格落实宣汉县“三区三线”划定方案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 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至2035 年,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3.35公顷。

 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十八、 城镇开发边界

结合宣汉县“三区三线”划定方案,基于片区自然地理格局、城镇适宜建设空间测算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制度,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确保总规模不突破上位规划下达指标。

规划至2035 年,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为 91.65公顷。

全部新增城镇建设项目原则上应在集中建设区内进行布局和建设,要严格控制集中建设区以外的各项城镇建设活动。为应对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不突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可在城镇弹性发展范围内进行调整,同时相应核减城镇集中建设区用地规模。

 

第三节  其他保护线

一、 历史文化保护线

(一)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线

片区内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2处(鸡鸣石坝遗址、罗氏贞节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太平坝汉墓墓地)。 市、县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以经过科学探测证明埋有文物的范围外30米;木塔等高度较高的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可以适量扩大。

十九、 水资源保护线

将中河主要河道及分支,划定为蓝线管控范围,依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在蓝线内禁止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禁止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  域,禁止开展对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二十、 湿地资源保护线

中河流域片区的河流两侧按照0.5-2.0 米的宽度划定湿地缓冲带进行保护。片区内河道防洪堤建设应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采取生态护岸的方式,保持河道两侧水体土壤的渗透能力,提升其间湿地的调蓄与净化水体功能。

二十一、 饮用水源地保护线

严格按照《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例实施管理。一级保护区内实施完全隔离,禁止与供水生产无关的人员居住和出入,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有的农业种植和经济林,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非点源污染,并逐步退出,以及其他水源保护条例禁止的行为。二级保护区内按照近期清除违规污染源、远期预防的原则进行整治,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责令拆除或关闭。完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非点源污染防治,着重从源头控制污染负荷。

二十二、 地质灾害安全防护范围

片区内有中、小型地灾点14 处。类型为泥石流、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片区应进一步进行中小区域的详细地质勘察与地灾评估,并根据灾害点分布情况与影响规模划定灾害安全防护线。综合考虑片区各类灾害影响,采取以监测和避让措施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策略,强化“人防 技防”的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在各项 工程项目建设时,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如规划的建设用地不符合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应以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准,重新研究规划设计内容

二十三、 重大基础设施廊道

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将1-10kV电线两侧外延5米,35-110kV电线外延10米,划定电力廊道控制线,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堆放谷物、草料、易燃物等影响安全供电的物品;按照道路退让红线规定,将高速路30米、国道20米、省道15米退距范围划定为道路控制线,控制区内除交通服务设施外,不得布置任何建筑物。

 

 

第五章 用地布局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基于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和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根据国土开发现状和国土开发规划,以保障中河流域山水生态安全和区域粮食安全为前提,构建“一带两屏四区五廊”的国土空间保护基底。

一带:中河水系湿地生态保护带——依托水系和沿岸平坦地形进行山水田交融的建设用地布局,重点进行滩涂和湿地保护工作。

两屏:北部群山生态保护屏障中部山脉生态保护屏障——主要进行乔木林生态保育工作,是为中部耕地、人居环境进行水土保持服务的重要屏障。

四区:现代示范农业粮保区,高山特色种植粮保区,北部农牧融合保育区,石铁乡生态农业保护区——是保障粮食安全、各类农业发展的集中片区。

五廊:大尖山生态廊道,撮箕口-梨园-新华生态廊道,老鹰岩生态廊道,半坡岩生态廊道,芭夹沟-白马山生态廊道——是依托区域内支流和林地的主要生态廊道,同时也是建设区内的主要景观通道。

第二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以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禀赋、产业条件、结合适宜性分析为基础,落实片区镇村体系,聚焦中心引领,明确重要城镇节点和产业分布规律,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镇村集聚,构建城镇发展、产业协同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两轴一心三核带四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两轴:中河特色农业发展主轴、巴山农旅融合发展次轴

中河特色农业发展主轴:中河流域依托交通优势和城镇节点,结合农业产业基础,带动片区产业发展。

巴山农旅融合发展次轴:依托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借力巴山大峡谷和万源“巴山茶乡”,推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一心三核:一个核心节点,三个重要节点;

核心节点——厂溪综合服务核心:充分发挥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农副产品展示交易 仓储物流,商贸服务等综合服务中心。

重要节点——黄金现代农业发展核:提升黄金镇区域服务能力,提供种植、农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服务。

重要节点——新华农旅融合发展核:依托交通优势,打造以生态旅游、现代种养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等发展核心。

重要节点——石铁“巴山茶乡”农旅发展核:借力周边景区和茶文化,打造以乡村旅游、茶文化、农副产品加工等发展核心。

四区: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中河农牧旅融合发展区、高山特色种养发展区、“巴山茶乡”农旅发展区。

第三节  农用地布局

结合上轮土地规划及专项规划,计算耕地后备资源潜力,通过农用地整治,进一步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连片度,确保满足耕地保护目标,并落实到图斑。优化整合零散林地,结合道路沟渠和居民点布局生态网络;保护耕地前提下合理布局园地;提出草地布局优化和管控具体措施;顺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布局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农业设施用地。

一、耕地优化

1.耕地现状特征

依据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耕地面积为9058.89公顷,约占片区总面积的16.44%;沿中河及其支流河谷地区分布。

2.耕地后备资源

根据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经过耕地优化整治计算得,通过田坎优化和村道整治共获得耕地潜力1092.38公顷;通过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可获得耕地潜力194.45公顷;通过即可恢复、工程恢复、采矿复垦或其他土地开垦等手段可283.07公顷。

可补充耕地总潜力1385.92公顷。

3.耕地布局优化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补充耕地数量,优化耕地布局,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农用地整治、后备资源开垦等方式,优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连片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将适度聚居后腾退闲置的宅基地、废弃工矿用地等复垦为耕地。

由于片区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基础设施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和城镇建设等不可避免占用较多耕地,需补充耕地面积较大,耕地增加空间较小。

其中:

区域内已批复重大项目占用耕地186.30公顷;乡村振兴项目及社区新型建设项目等占用耕地面积5.03公顷;生态保护重要区共迁出耕地7.56公顷;城镇开发边界占用耕地1.63公顷,共计需补充耕地200.52公顷。

预计到2035年,规划区需补充耕地208.18公顷,预计耕地增加30.323公顷。

补充耕地主要来源为宅基地整理172.72公顷;转用林地29.73公顷;宜耕未耕地复垦5.62公顷。

二、 园地优化

优化园地布局,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依托现有园地,推进园地集中连片布局。片区内规划后园地因部分项目建设占用减少,可通过其他地类开垦补足,规划至2035年,园地面积259.59公顷,较现状减少12.47公顷。

三、 林地优化

规划期间,除必要的建设占用林地和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外,严格控制各类用地占用林地。同时完善天然林保护体系,强化天然林保护和抚育,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天然林管护全覆盖。有计划实施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继续实施森林管护和培育、公益林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补助政策,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及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有效遏制林地逆转。

实施片区山体造林等国土绿化重点工程。建设城镇绿道绿廊生态隔离体系,推进城镇组团发展,在城镇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废弃工矿用地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加快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地震山洪泥石流灾区植被恢复。严守生态空间,优化整合零散林地。

规划至2035年,主要因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和乡村振兴项目以及耕地腾挪占用,林地面积42313.90公顷,较现状减少619.01公顷。

四、 草地优化

保护天然牧草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由于片区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占用和部分其他建设项目占用,草地整体呈减少趋势,可通过其他土地合理开发为草地用于补充。规划至2035年,草地面积45.15公顷,较现状减少1.39公顷。

五、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针对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趋势,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统筹设置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充分衔接四乡镇十四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根据农业产业特点,结合农业园区、农村道路、居民点合理预留农业设施用地和农用道路设施空间,满足规模化农业需求。规划至2035年,农业设施建设用地576.42公顷,增加154.31公顷。

 

第四节  建设用地布局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城乡发展规律,深入分析人口变化趋势,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人口向中心镇村集聚,提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一、 人口规模预测

1.片区人口预测

参考宣汉县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口预测规模:2020年中河流域片区常住人口60773人,户籍人口91343人,城镇化率18.35%;根据上位规划《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年均常住增长率为0.06%,户籍人口增长率0.09%, 城镇化率为61.88%。规划期末常住人口=60773  c (1 0.06%)15 = 61320人 (基于宣汉县国土空间规划增长率)。规划期末户籍人口=60773  c (1 0.09%)15 = 93143人 (基于宣汉县国土空间规划增长率)。

基于趋势外推法测算片区总人口:根据近十年人口数据,常住人口呈减少趋势,户籍人口呈逐渐增加趋势,通过模型函数,预测2035常住人口45493人,户籍人口133286人。

综合增长率法测算片区总人口:

P=P0*(1 α β)N

其中:P为规划规划期末人口数,P0为规划基准年人口数,α为自然增长率,β为机械增长率;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及现状发展趋势,结合宣汉县平均水平最终确定自然增长率为3.23‰,机械增长率为-7.56‰;预测2035常住人口57029人。

综合上述几种方法,结合片区未来发展趋势和国家鼓励生育等政策影响,确定2035年,片区常住人口60000人,户籍人口95000人。

2.城镇人口预测

参考宣汉县国土空间规划城镇人口指引,根据现状各乡镇人口线型变化关系,结合县域未来城镇格局关系,分析各乡镇区域地位、经济结构、社会服务水平,最终确定至2035年,片区城镇常住人口2.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其中,预测2035年,厂溪镇城镇常住人口1.1万人,黄金镇城镇常住人口0.8万人,新华镇城镇常住人口0.5万人,石铁乡城镇常住人口0.3万人。

二十四、 镇村体系规划

构建“中心带动、镇村联动”的镇村体系,根据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划分方案,落实“1 3 13 22”的镇村等级结构。按照 “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能力、引导人口集聚、便于乡村治理” 的原则,构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般村”的四级镇村等级结构,推动镇村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中心镇为厂溪镇,承担片区级服务的综合功能。

一般镇为黄金镇、新华镇、石铁乡3 个乡镇,重在支撑三个乡 镇发展

中心村/社区为玉带社区(城镇社区)、万缘社区(城镇社区)、盐店村、花果村、三角坝村、双山村、柏坪村、梨子社区、康乐村、太平坝村、黄金村、斜水村、白果村。

一般村为泥溪村、金石村、桐园村、华尖村、马田村、河坝社区、大洞村、转角村、燕窝岩村、黑石村、老林村、四路村、青岗村、井沟村、慈竹村、祥柏社区、沙坝村、官寨村、独山村、望月社区、老坝村、寺坪村。

二十五、 城镇建设用地布局

进一步优化片区新型城镇化布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确保城镇规模与发展定位相适应、与人口集聚流动趋势相一致。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镇集聚,做大做强中心镇厂溪镇,通过建设指标倾斜和战略留白等方式,提升中心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引导产业向厂溪、黄金、新华集聚;加大公共资源投放,引导人口和要素流向厂溪、黄金、新华集;加强设施配套,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加快培育片区经济支撑。

规划至2035 年,城镇建设用地共 114.27 公顷,较现状增加 39.57公顷。

二十六、 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结合村级片区自然条件、经济职能、范围规模等因素,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要求,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聚。

对农村宅基地整治中,地质灾害区搬迁宅基地3.00公顷;零散居民点连片整理共腾退175.72公顷宅基地;一级水源保护地腾出宅基地21.73公顷。同时落实上位规划新增聚居区22.61公顷。

规划至2035年,全域村庄建设用地788.78公顷,较规划基期年减少243.52公顷,占片区用地总面积的0.14%。

二十七、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统筹交通和水利等设施建设需求,合理布局,落实区域基础设施用地342.64公顷,较现状增加62.34公顷,主要为区域内垃圾处理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S202万源市太平镇至固军镇(宣汉界)段改建工程建设、S403厂溪至万源界公路建设、万源至开州公路建设等。

二十八、 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规划期内,腾退废弃和低效采矿用地,对镇域内生态空间和采矿区域外采矿用地进行复垦;同时片区落实上位规划项目建设,规划至2035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604.54公顷,较现状增加602.44公顷。主要为矿产资源开发建设用地、能源类建设用地等。

二十九、 留白用地布局

统筹当下和长远,通过“定空间不定用途、定空间不定时序”等方式,保持规划适度弹性,为未来发展科学“留白”。考虑近期人口流动的不确定性和规划引领的前瞻性,结合片区发展,在居民点周边规划留白用地,至 2035 年,通过设置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式规划留白用地6.54公顷,供地时进一步明确为特色产业、农业设施、商业服务业用地等。

 

第五节  其他用地布局

一、 湿地布局

坚持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满足湿地保护约束性指标要求,控制湿地流失和破坏,坚决制止随意侵占破坏湿地的行为,做好湿地整治工作。严格保护中河流域沿岸的湿地资源,充分发挥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现状湿地116.03公顷,片区内因基础设施建设及河道防洪工程建设占用部分湿地。规划至2035年,湿地面积110.92公顷,较现状减少5.81公顷。

二、 陆地水域用地布局

进行中河及其支流等流域的综合整治,修复现有水面,进行河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在水源地内退耕退建;在全域层面形成互联互通的水网。规划到2035年,陆地水域面积888.49公顷,增加20.16公顷。

二、 其他土地用地布局

 对片区内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进行综合评估和整治。在农用地中重点进行土地整治,完善规划期内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田坎面积;对宜耕未利用土地着重进行复垦或复绿工作,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规划至2035年,其他土地面积9.09公顷,较现状减少5.95公顷。

第六节  用地结构优化

对于底线约束类空间,按照优先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思路,满足约束性指标要求,其中规划耕地增加30.323公顷,超过上位规划下达保护目标;对于开发建设类指标,增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保城乡建设用地不突破现状总量,规划村庄建设用地减少243.52公顷,城镇建设用地增加41.25公顷,统筹优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布局,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与用途结构调整表。详见附表6

 

第六章 产业发展规划

一、 产业布局结构

依托现有种植基础、地景资源,以“特色农业”为引领,强化纵向一体化延伸与横向一体化,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实现镇村产业振兴,规划形成“一轴两带五区多群”的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一轴”指综合产业发展轴,依托S202省道与G65高速,串联多个乡镇协同发展,形成综合产业发展轴。

“两带”指主题农旅发展带与地景观光体验带。依托片区种植基础,以现有农旅产业集群为资源,作为主要的农旅发展带;依托现有地景资源,形成地景观光体验带。

“五区”指现代农业发展区、厂溪-黄金中药材种植区、新华畜牧区、黄金-厂溪食用菌种植区与石铁-黄金茶叶种植区。

“多群”指以乡镇、中心村为组群,结合农业旅游、地景旅游为主题形成多个产业聚落。

三十、 以农固本——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现代化农业园区

强一(以农固本):突出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畜牧业等农业优势,有序引导片区农业加工物流、研发展销等配套服务向园区、基地集中、形成品牌农业园区和种养基地。

1.建设高标准农田,集约提质。

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地块,结合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提质改造和农田新增,建成约2500公顷的高标准农田。

 实施耕地数量、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以水土涵养、矿山生态修复、面源污染管控为核心内容的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通过增补农耕服务配套、补充基础设施等措施,统筹推进耕地提质改造。

2.建设产业基地,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

以现代农业基地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规模化与现代化。聚焦中药材、粮油、茶叶、黄金木耳、水果等特色农业,规划统筹现有产业基地,通过规模扩大、技术改造等方式,提升农业规模化科技化水平。

优化提升特色小水果基地,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自主、自愿种植,适度规模发展柑橘青脆李、车厘子等特色小水果。

规划农业种植基地

基地名称

项目位置

项目规模(亩)

乌天麻种植基地

厂溪镇

5000

车厘子种植基地

厂溪镇

1500

青脆李种植基地

厂溪镇

1200

蔬菜示范基地

厂溪镇

2000

羊肚菌种植基地

厂溪镇

3000

油茶树种植基地

厂溪镇

1500

黄金黑木耳种植基地

黄金镇

2000

白茶种植基地

黄金镇

4000

山银花种植基地

黄金镇

2000

牧草种植基地

新华镇

2500

中药材种植基地

新华镇

2500

石铁茶叶种植基地

石铁乡

6000

 

3.建设优质粮蔬及牧业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发展,形成农业全产业链体系。

根据生产需求,落实技术服务配套,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种植测土配方、新品种研发和良种繁育等现代化水平。通过农事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配套粮油、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生产装备与相关使用培训。

合理布局设施农用地,提升初加工效率,配套精深加工产业,结合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合理布局农业设施用地,提高保鲜存储、烘干晾晒、分拣包装等农产品初加工效率。

完善提升产业链下游产品物流展销平台,规划集农产品展示、销售、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良好的农商互联体系。

4.做强农业品牌,丰富经营模式,实现农民增收。

托“宣品天下”公共区域品牌,提升 “九顶雪眉”“绿源春”等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申创 “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做大宣汉县“宣黄连”品牌,做强片区“黄金木耳”品牌。依托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产品可查询、追溯、防伪、广告、产地证明等功能。采用“互联网 ”运营模式。线上与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等企业开展全面合作。

以政府为主导,依托“物联网 农业”营运体系,组织授权品牌使用。

推行“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同时探索“龙头企业 中介 农户”“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培育集体经济。

促进“农业 休闲游”“农业 互联网”“农业 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特色项目,发展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生态农业、研学旅游等特色业态,实现农民增收。

5.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落实农业产业项目

衔接《宣汉县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5年),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推进片区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合理布局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农业设施用地。规划落实片区农业项目共70个,其中涉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项目36个,共578亩,其中种植设施建设用地154亩,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415亩,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9亩。详见附表9。

三十一、 以农促工——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品化农副产品

促二(以农促工):延长“研发一加工一销售”农业产业链,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制造业体系,发展精品化农产品,打造区域名片;科学扩大种养植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1.实施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深化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程,着重发展以蔬菜加工、中药材加工、茶叶加工、食用菌加工等工业产业。利用已有的加工型蔬菜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建设中高山加工蔬菜基地。规划建设1个工业园区。

2.落实上位规划能源项目

开发利用片区丰富的矿产、油、气等资源,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资源开发利用,落实《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规划的普光分公司D4051-5h井产能建设项目、吉祥煤矿、宣汉县聚元建材厂等多个项目。

三十二、 以农兴旅——依托农业资源,建设生态化旅游基地

强三(以农兴旅):利用丰富地景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根据片区旅游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构建针对不同客群的旅游产品供给。衔接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片区特色农业资源,以田园游乐、森林康养、研学教育为三大特色,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1.田园游乐

充分发挥片区农业特色,打造田园游乐示范区。利用地形优势,规划农产业观景平台项目,打造大地景观,同时配套休闲、娱乐、商业配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配套民宿、餐饮、农耕体验等农旅体验休闲服务,满足休闲娱乐需求。

2.森林康养

依托片区优质的生态本底,与中药材种植规模,配套康养酒店、森林游步道、药膳养生餐厅、民宿乡舍、生态营地等康养度假设施,提供森林运动体验、中医药理疗、中医药文化体验,构建独具特色的森林 中医药康养度假区。

3.研学教育

构建以育种、种植技术研究、农业科普为特色研学教育基地,以农业研发中心、农业科普馆、研学体验、户外拓展等为核心项目。同时,创建以民俗陈列馆、乡村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创产业基地。吸引亲子、学生等多类客群。

三十三、 产业用地保障

按总量控制、存量优先,近期落实,远期留白方式分类预留产业用地。

1. 存量用地保障

优先充分利用现状低效闲置设施等用地18.51公顷,改作农业设施、产品交易、村级供销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存量优先,首先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布局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仓储冷链、农产品交易等产业,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2. 增量用地保障

根据产业融合布局,在镇区布局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商贸服务等产业用地,共计11.75公顷。考虑片区农文旅产业发展、各类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布置安排建设用地,共计42.18公顷。在村庄内布局直接服务于规模化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用地,规划36.04公顷建设用地用于保障镇区外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规划至2035年,共计新增89.92公顷用地保障产业发展。鼓励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复合利用农村宅基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等乡村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振兴。鼓励优先使用留白空间发展各类乡村产业。同时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允许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支持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用地。

 

第七章 乡村振兴规划

一、 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到至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至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种业、农业装备和烘干冷链物流等支撑能力取得新突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根本好转,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城乡美丽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 乡村振兴策略

推动片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药材、食用菌、茶、熟宣花牛、生猪、粮油等优势产业,打造沿S202优质粮油产业带,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为乡村产业发展配套各类用地,如挑选、烘干、储藏和初精加工设施设备,保障设施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鼓励产业用地复合高效利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美丽宜居片区。以提升村容村貌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按照“生态、活力、协调、可持续”的目标引领乡村发展。规划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3种类型,分类打造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川东北盆周美丽乡村;全面实施“六化”工程,打造一批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示范性新村、特色田园乡村、美丽庭院,形成村有景点、路有景观、街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延续山水田园与村落相融相合的肌理形态,努力打造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道路沿线景观美、产业提效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五美”村庄。开展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等土地整理与复垦,推进形成整体统一,富有特色的农房建筑风貌带。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为重点,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和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清洁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充分发挥中心镇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形态适宜、发展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特色小镇,片区内以厂溪镇为代表的商贸物流小镇,形成一镇/乡一特色的小城镇发展之路。优化片区内乡村生态环境,强化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将片区生态红线实行严格管控。

提升片区乡村文明文化水平。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行动,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生活,巩固和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公共文化体系。落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切实保障和告诉农村民生。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 需求,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三、 村庄管控要求

强化村庄开发强度的管控,在不违反环保负面清单前提下积极预留村庄产业发展用地,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加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等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引导城中村改造过程,注重生态文明的强化,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1)集聚提升类

①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

②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③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

④强化村庄空间与区域环境协调性,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高度控制在12米,建筑色彩和材质突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2)城郊融合类

①服务城镇发展、承接城镇功能外溢

②依托镇区配套设施辐射,统筹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对周边基层村进行合理整合,集聚发展,产业提档升级;

③强化村庄空间与城镇发展和区域环境协调统一,建筑层数控制在 6 层,高度控制在20米,建筑色彩和材质突出与中心城区相融合。

(3)特色保护类 

①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

② 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

③加快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4)保留改善类

村庄规模相对较大,但配套设施条件一般,无地质灾害隐患。村庄以农业发展为主,有部分特色产业。以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公服配套完善、违法建设拆除控制等提升改造工作为重点。

①合理利用村庄现有基础,集中紧凑进行整治改建,避免大拆大建,做到不填塘、不占田、不砍树。

②以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为目的,以改路、改水、改厕、改厨为重点,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镇区的共建共享,提高村民的生活居住质量。

③提升方案和措施应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将村庄环境的美化和房屋的整饰有机地结合,做到新、旧村庄有机衔接,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环境。

四、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用地保障

根据片区产业发展规划,考虑长远与未来,通过存量及增量的方式进行乡村产业用地的保障,首先盘活利用现状闲置用地和低效工矿用地18.51公顷。其次结合实际,分类布局产业用地,保障产业发展。根据产业融合布局,在4 个场镇布局农产品加工、物流仓储、商贸服务等产业用地,共计11.75公顷;考虑片区农文旅产业发展、各类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布置安排建设用地,共计42.18公顷;在村庄内布局直接服务于规模化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用地,规划36.04 公顷建设用地用于保障镇区外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三项新增产业用地共计 89.92公顷。

1.强化规划计划保障,规划安排不少于 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通过对闲置用地和“一户多宅”、废弃工矿用地以及低效用地的情况展开全面摸查,对其用地进行整理,规划至 2035 年,共计89.92公顷用地保障产业发展。鼓励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复合利用农村宅基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等乡村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振兴。

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

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中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 30%比例留给片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片区未来年度新增建设指标,除了内部挖潜外,将积极争取县级预留指标,用于片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3.探索多种用地方式

适应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多种业态融合,探索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多种融合用地方式,并实行分类管理。在满足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对乡村地区闲置、低效的国有建设用地用房按照有关规划进行再开发利用。

​第八章 片区设施配套

第一节  片区综合交通规划

按照《宣汉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宣汉县农村公路网规划

(2021-2035 年)》《宣汉县乡镇级片区交通运输专项规划(2022-2035 年)》,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畅通道、优路网、强衔接、提品质、促融合”的总体思路,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落实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干线布局,构建高效快捷的对外交通骨架,统筹规划区域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完善片区乡村道路网。

一、 对外交通规划

充分衔接《宣汉县乡镇级片区交通运输专项规划》上位规划要求强化区域交通,构建外联内通的交通运输发展格局。落实省道403、省道202等重要交通规划提升,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打造对外旅游公路,围绕推动“交通 旅游”融合发展;构建“两高四干多支”的交通骨架体系。

(1)两高

G65包茂高速:保留提升现状包茂高速。万源至开州高速公路:落实万源至开州高速公路走向。

(2)四干

S202:落实上位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S202落实上位规划进行省道改造,形成路基宽8.5m,设计速度40h/s,提升片区对外交通水平;

S403线厂溪镇至万源界段改造工程:全长17.8公里,按照设计速度40km/h、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

S302、巴山大峡谷快速路:片区实现普通国道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普通省道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

(3)旅游公路

通川区青宁(空中草场)经马渡关镇(马渡石林)、红峰镇、毛坝镇.(五马归槽)、黄金、峰城(白岩滩水库、观山坪林场)至五宝旅游公路项目,路线全长104.84公里, 路基宽7.5米,设计速度30h/s。围绕推动“交通 旅游”融合发展,突出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优势;规划八台山至巴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快速通道,串联乡旅资源。

五、 农村公路网规划

建设农村公路网,加强片区内部联系增加乡村社区与居民点联系,强化内部道路交通联系形成镇村网络系统,在原有基础上打通各村道路,拓宽道路宽度,提升道路质量,推动全域道路畅通、安全。

(1)县道

第一层次为县道网,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乡(镇)为主要节点,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规划基础上,通过合理连接,使相邻县(市、区)之间、县(市、区)与所辖乡(镇)之间基本能够实现便捷连通。

规划优先连接各镇区与中心村。结合片区内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省道的线路走向等因素,实现运输高效、安全便捷的县道网络布置,实现各镇区至高速公路出入口10分钟可达,规划达到三级公路、路基宽7.5 米技术标准,规划路线总长151.38km主要情况见下表:

序号

(市、区)

规划路线

编码

规划路线名称

起点名称

止点名称

 

主要控制点

规划路线总里程

(公里)

 

1

 

宣汉县

 

X071

巴山大峡谷互通快

速路

巴山大峡谷互

河坝大桥

巴山大峡谷互通、

S202、S302

 

6.1

2

宣汉县

X079

厂平路

厂溪镇

华景镇

S202、厂溪镇、白

马镇、S201

53.236

3

宣汉县

X084

花新路

新华镇

万源市

铁矿界

S202、县界

8.25

4

宣汉县

X085

新花路

新华镇

万源市

花楼界

S202、县界

15.26

 

5

 

宣汉县

 

X091

 

毛五路

 

毛坝镇

 

五宝镇

G210、黄金镇、凤

林乡、峰城镇、五宝镇、S201

 

68.534

(2)乡道

乡(镇)为主的农村公路网,是以县道公路网为依托,以乡(镇)为中心,以建制村为节点,解决乡(镇)与所辖建制村、县级旅游景区(点)之间、国省干线与县道间、有条件的建制村之间通达问题而构成的公路网,主要包括技术等级四级及以上乡道。其主要作用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和解决农村出行问题,提高整体市域公路网的连通度和覆盖度,加强乡(镇)与所辖建制村之间、有条件的建制村之间构建便捷联系的乡(镇)网、进一步加强区域城乡交通一体化。

全面改善提升片区内部农网服务能力,形成互联互通农村道路网络。技术标准不低于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6.5米技术标准,规划路线总长120.473km提升片区内部通行能力。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打造四通八达的农村交通路网。主要情况见下表:

序号

规划路线

编码

 

规划路线名称

 

起点名称

 

止点名称

 

主要控制点

规划路线总里程(公

里)

1

Y094

斑竹村-官寨村公路

斑竹村

官寨村

S202

8.17

 

2

 

Y096

三角坝村-金坪村公

 

厂溪镇

 

金坪村

 

S202

 

9.528

3

Y121

新华镇-马田村公路

葫芦井

马田村委会

S202

3.989

4

Y129

新华镇-桐园村公路

新华镇

省道403

S202、S403

24.1

5

Y130

石咀村-花果村公路

石咀村

花果村

S202

5.123

6

Y158

青岗村-南坪乡公路

青岗村

南坪乡

X079、X080

17.615

7

Y164

黄金镇-双堰村公路

黄金镇

双堰村

X091

9.35

8

Y165

凤林乡-独山村公路

凤林乡

独山村

X091、X088

5.914

9

Y166

黄金村-老君乡公路

黄金村

老君乡

X091、X088、宫寨村

12.582

10

Y192

梨子村-朝天村公路

梨子村

朝天村

X079

3.233

11

Y193

厂溪镇-老林村公路

厂溪镇

老林村

X079

7.879

12

Y194

厂梨路-柏坪村公路

厂梨路

柏坪村

X079

6.81

13

Y195

厂梨路-四路村公路

厂梨路

四路村

X079

6.18

(3)村道

实施窄路加宽、等级提升,建设入户路、打通断头路、硬化泥土路、加强村道网络化布局,强化各聚居点与乡道、县道之间的联系。在原有基础上打通各村道路联通,拓宽道路宽度,提升道路质量,推动片区镇村融合。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最美乡村路”建设,完善片区生产路、联村路建设,片区内规划规划村道 100 条总长 334.611km,建设标准为路基宽度 4.5m,100%实现硬化或油化,有条件区域逐步推进四级双车道公路建设。

六、 交通环线构建

融入县域农旅融合发展环线:完善S202和巴山大峡谷快速路的建设,结合八台山至巴山大峡谷旅游景区快速通道和黄金段旅游公路的建设,融入全县交通环线。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构建片区产业交通环线:结合片区县、乡、村三级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建设产业路、联村路,完善农业服务物流节点,完善农业观光路线,建成片区产业交通环线。

七、 客货运规划

推动乡村客运体系:形成以镇有客运站,规划1个一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一个三级客运站;村(社区)有招呼站为节点,提高全片区客运体系覆盖;实施乡村运输金通工程,规划形成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结合客运站设置综合服务运输站,具备农村客运、快递收寄、电商运输等功能,推动物流体系构建村级物流节点联通,实现乡村客运网,物流网,二网融合。

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城区为中心的城乡客运网络和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客运网络,实现乡镇公交通达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客运的运营组织水平和服务水平,引导农村客运公司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

第二节  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衔接片区便民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养老和育幼等专项规划相关内容,按照《四川省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村级规划编制指南》《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等要求,结合前期民意调查结果,立足实际需求,考虑人口流动趋势和分布、设施服务半径等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详见附表7。

按照集约节约,精准投放的原则。统筹镇村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补齐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构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一 般村”四级城乡生活圈体系,公共设施分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三类,采用“保留提升、撤销、新增”的方式,中心村应发挥辐射带动能力,有效推动公共服务支援向中心集聚,全面实现城乡单元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推动公服设施实现共建共享,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三、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1. 公共管理

坚持便民原则,规划保留提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4 处,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功能,优化整合片区便民服务平台乡镇保留派出所、银行、邮电网点,各中心村建设便民服务站,共10处;其余一般村设置便民服务室,共20处,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 文化体育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和服务功能,完善乡村文化体育设施短板,中心镇、提升建设文化活动室、健身广场,保留中心一般镇结合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体育健身广场,共3处;其他村根据需求建设健身活动中心30处。

3.  基础教育设施

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原则进行教育设施布局。结合片区现状情况,保留提升片区内现状6所幼儿园,满足需求;小学:规划提升厂溪镇中心校和黄金镇黄金中心校,改扩建石铁乡中心校,逐步撤销村小39所,优化资源配置。中学:扩建厂溪初级中学,提升宣汉县新华中学、宣汉县黄金初级中学。具体见下表。

片区教育设施规划一览表

序号

学校

位置

备注

1

宣汉县黄金镇永兴幼儿园

黄金镇

提升

2

宣汉县黄金镇金色童年幼儿园

黄金镇

提升

3

宣汉县新华镇向阳幼儿园

厂溪镇

提升

4

宣汉县厂溪镇新芽幼儿园

厂溪镇

提升

5

宣汉县厂溪金摇篮幼儿园

厂溪镇

提升

6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蒋家坪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7

宣汉县厂溪镇东梅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8

宣汉县厂溪镇仰天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9

宣汉县黄金镇中心校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0

宣汉县黄金镇太平小学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1

宣汉县黄金镇公路小学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2

宣汉县黄金镇明德小学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3

宣汉县黄金镇金坪小学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4

宣汉县黄金镇光沿小学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5

宣汉县黄金镇沙场小学

黄金镇

逐步撤销

16

宣汉县新华镇中心校

新华镇

提升

17

宣汉县新华镇黄沙坡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18

宣汉县新华镇廖家山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19

宣汉县新华镇石嘴村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0

宣汉县新华镇金坪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1

宣汉县新华镇八角楼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2

宣汉县新华镇柳树榜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3

宣汉县新华镇大沟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4

宣汉县新华镇宗家坝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5

宣汉县新华镇上坝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26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中心校

厂溪镇

逐步撤销

27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白庙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28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王家坪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29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炮台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0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向阳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1

宣汉县厂溪镇梨子程家坪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2

宣汉县厂溪镇中心校

厂溪镇

提升

33

宣汉县厂溪镇偏坡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4

宣汉县厂溪镇盐井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5

宣汉县厂溪镇双山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6

宣汉县厂溪镇黑石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7

宣汉县厂溪镇燕窝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8

宣汉县厂溪镇转角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39

宣汉县厂溪镇老林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40

宣汉县厂溪镇柏坪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41

宣汉县厂溪镇四路村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42

宣汉县厂溪镇青岗村小学

厂溪镇

逐步撤销

43

宣汉县新华镇河坝中心校

新华镇

逐步撤销

44

宣汉县新华镇鹿子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45

宣汉县新华镇大洞村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46

宣汉县新华镇马田村小学

新华镇

逐步撤销

47

宣汉县石铁乡中心校

石铁乡

扩建

48

宣汉县石铁乡白岩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49

宣汉县石铁乡翁松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0

宣汉县石铁乡寺坪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1

宣汉县石铁乡池岸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2

宣汉县石铁乡石河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3

宣汉县石铁乡化竹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4

宣汉县石铁乡白果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5

宣汉县石铁乡斜水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6

宣汉县石铁乡双河口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57

宣汉县石铁乡老坝小学

石铁乡

逐步撤销

 

4. 医疗卫生

优化片区卫生机构布局,推进医疗资源归并整合,进一步增强片区服务能力规划提升扩建片区现有医疗体系,健全医疗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卫生院:提升厂溪镇卫生院和新华镇、黄金镇、石铁乡卫生院。卫生室:健全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提升中心村卫生室11处;保留一般村20处,健全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

5. 社会保障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合建合营,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中心镇一般镇养老院4所;推动中心村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室11处,一般村设置村级养老服务点20处。

6. 商业服务设施

“市场向中心集聚,网点向基层普及”的原则,建设农产品商贸中心,重点突出中心镇、中心村服务辐射能力,提升各中心村商贸功能,中心镇一般镇结合居民点布局和村民需求新建物流配送点、电商服务点各4处,保留集贸市场4处。中心村新建物流配送点10处,增强村级片区商贸服务能力;基层村结合居民点布局和村民需求规划农家便利店。

7. 闲置公服盘活利用 

部分乡镇闲置资产优先调整用于便民服务站点、党群活动阵地、文化活动场所、医疗服务站点、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业服务设施等便民利民场所,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保障镇村居民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服务;撤并学校、撤并村委会等闲置资产可改建为便民服务代办点、留守儿童之家、日间照料中心、仓储物流、培训管理、休闲旅游、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设施。

 

第六节  片区基础设施规划

一、 给水设施规划

改扩建自来水厂4座,新建水库3处,规划供水站21座。

规划片区总人口60000人,人均生活用水量取0.2m/(人 f 日),日用水量为12000m/日。

构建全域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以全域供水管网为支撑,以乡镇供水厂站为枢纽,集中居民点设置集中供水设施,分散居民自建供水设施,形成全域一体,镇村融合的供水模式。村社结合实际情况,临近镇区的村庄,优先考虑连接镇区供水网供水到户,实行集中供水,在各村设置集中供水站,作为补充供水设施和备用供水设施,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水平,逐步实现乡村自来水供水率100%。

为确保供水安全,规划镇区内配水管网给水管道敷设成“主干枝网”,沿道路敷设并向周边农村聚居点延伸。

八、 排水设施规划

城乡雨水量按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生活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进行计算。

镇区及农村新型社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污水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划分为城郊污水集中处理区、乡镇污水集中处理区、乡镇污水分散处理区3种模式。

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座,规划污水处理厂3座。

改扩建新华、厂溪污水处理厂,对如三角坝村民委员会,盐店村民委员会以及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采用雨污分流制,实施中水回用工程。

规划黄金镇污水处理厂1座,对黄金镇及周边区域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为响应四川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打破行政界线、实现资源互享,规划石铁镇,白果村污水处理厂2座,对周边区域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其他较远村社聚居点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

综合考虑规划区地形布置污水管网系统,污水管道尽量采用重力流形式,尽可能地减小污水管道埋深,污水管网的布置应简捷顺直、节约大管径管道的长度,综合考虑规划区近远期的建设安排。按照规划区内的自然地形和布局结构,结合现有沟渠、雨水管网,充分利用规划区范围内的溪沟,合理划分排水分区、确定合理的汇水面积,组织雨水就近排入周边水域。

九、 电力设施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采用人均用电指标法或横向比较法预测城市总用电量,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2000kw f h/(人 f 年)

规划新建新华220kv变电站110KV、35KV电力线,保留水力发电站1座,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2,规划110KV电力线1条,构建以110KV变电站为支撑,35KV变电站为供点的供电网络。提高电网建设管理水平,确保供电覆盖率100%,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电力输送工程,提高供电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入户电线进行提升,保证居住用电安全,各居民点低压线供电不超过500米,减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

新建新华水电站1座;鼓励国家电网以入股、注资的方式参与地方设施建设,促进国网地网融合发展,健全片区内供电设施保障。改善电线线路混乱、老旧情况,替换片区内木制电杆等电力基础设施。

有高压线路通过的区域,应保障110KV 高压线两侧预留 30 米高压走廊、35KV 高压线两侧预留 15 米高压走廊。高压走廊内应严格控制建设,严禁建筑建设、停车场建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堆放以及大型广场建设。

十、 燃气设施规划

根据《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和燃气设施相关专项规划,沿公路布置高压输气干管。在黄金镇建设LNG储配气站,远期供气规模为2.1万m/天,占地规模0.3公顷。

片区天然气管网系统采用高压、次高压、中低压三级管网系统,各用户设楼栋式调压器降压。规划向常住人口较多、聚居度较高的村社建设燃气管道。距离城镇较远或建设天然气管网成本过高的聚居点,建议采用LPG微管网供气,由专用带泵槽车将燃气配送到各村社聚居点的小型储罐,经过气化调压后通过低压燃气管网入户

十一、 通信设施规划

移动基站信号覆盖全村,移动基站景观化处理。光纤网络和广播电视专用网

覆盖全村,实现多网合一,通过架空电缆接入,乡村社区及产业聚落建议地下敷

设。完善移动通信网络,结合乡村建设布局增加移动基站,规划建设4 个乡镇电信支局和 4个乡镇邮政支局。

结合镇区及农村居民点布局沿道路规划敷设光纤线、通信线,实现光纤、网络到户,片区内行政村通信、光纤、网络信号全覆盖。

十二、 环卫设施规划

垃圾量指标为1.2kg/(人 f 日),日垃圾总量为7.2万kg/日,垃圾处理目标率达到100%。

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持续更新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垃圾分类的全域覆盖。在乡村社区以及产业聚落设置3个垃圾转运站,防止垃圾无序丢弃、填埋,提高乡村生活环境质量。依托乡村社区以及产业聚落设置 24 所公厕。

第七节  片区防灾减灾与公共安全规划

一、 应急体系构建

针对中河流域片区的主灾种和主风险现状分析,结合片区内短板弱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引导片区应急资源配置,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区域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综合减灾应急能力和救助能力,提高减灾管理水平,确保镇区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推进“一主两辅”基层应急力量体系建设。“一主”即加强县综合防灾指挥中心和县应急救援中心,切实提高片区应急处置能力;“两辅”即加强乡镇综合防灾指挥中心和乡镇应急救援中心,统筹机关干部、派出所、医务等工作人员,主要协助和参与隐患排查、预警传递、先期处置、应急救援、人员转移、群众安置、灾情上报等工作;建强村应急救援队伍,统筹村组干部、民兵、村民等人员,主要负责开展本村日常巡查监测、预警信息传递、灾害信息报告、前期自救互救、人员避险转移、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

四、 抗震规划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版)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片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片区按6度设防。片区内重要生命线工程及人流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按7度设防。国家重要建设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工程、生命线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五、 防洪规划

规划中河流经场镇段为20年一遇,其他地段为10年一遇。其他河渠为10年一遇。规划山洪按10年一遇设防。

提高镇乡防洪标准,建设河堤护岸,整治流域河道,加强山洪防治,降低洪涝灾害。

六、 消防规划

构建“中石化普光应急救援中心----厂溪二级消防站----微型消防站” 的三级消防救援体系。依托中石化普光应急救援中心作为片区消防救援主力,规划厂溪二级消防站1座,作为消防救援辅助,协助消防救援中心工作;其余乡镇建设应急救援队,各镇村设立微型消防站,建立最小消防应急单元。

七、 地质灾害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加强片区内14处地灾点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力度,构建高效、有序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城镇建设及乡村居民点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地段,严禁在滑坡、不稳定斜坡等危险地带和地震可能引起火灾、水灾、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地区选址,建设前须进行地灾评估与详勘工作。 

第九章 人居环境提升与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第一节  人居环境整治

一、 农房风貌指引

总体风貌指引:“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是四川民居外部造型的精准写照,风貌提升即强化川东传统民居特色。大力推广“川东北民居”、现代夯土和装配式农房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庭院”,将改善院落环境和发展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建成一批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

二、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落实《宣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等。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布局,尽可能多地保留乡城原有地貌和自然形态,塑造山水田园与乡村聚落相融合的空间形态;补齐垃圾收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卫生厕所等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道治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级卫生整治、厕所革命等,改善生态环境。

三、 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衔接《宣汉县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规划》,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环境水域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和面源污染治理等五大提升行动为主攻方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实现片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一)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建设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不可回收垃圾由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有机厨余垃圾采用堆肥桶生产有机肥提升农田质量。

(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1、完善雨水、污水管道及相关处理设施。

2、镇区及相邻村庄集中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3、其余乡村采用分散处理模式,新建、人工湿地、氧化塘、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零直排”。

(三)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清理整治力度。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清捡漂浮垃圾,实施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四)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同步实施粪污治理,全面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重点完善聚居点、村委会、乡村旅游地等公共场所的公共厕所建设和改造。

(五)道路提升。

 1、主干道: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形式,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和灌木丛绿化带,采用当地耐旱、适宜性强的树种。

 2、村道:路面采用混凝土形式,两侧做防护栏杆和防护坡,保障雨天安全。

四、 乡村风貌提升

(一)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1、 塑造山水田林人村相融的景观。培育保护山体植被,通过改善林地景观、宅前屋后种植景观性物种、地域性农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等原生态手法,营造独具特色的山水田林景观。

2、加强道路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设置公交路线,并结合村落入口、公共广场等设置公交停靠站。有旅游等功能的村庄,应充分利用村庄零散空地,开辟集中停车场。仅够一车通行的乡村道路,需局部拓宽,形成会车错车位。

3、推进农村绿化美化。推行“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其中村旁绿化应与农田相结合,可以种植天麻,茶叶等地域性作物;宅旁绿化可由农民自主选择,种植药材、果蔬等爬藤植物;路旁绿化应采用乔木、花卉、农作物、中药材多种形式搭配;水旁绿化宜种植耐水性较强的乔木以及水生花卉、水生药材等,护堤设置可与绿化相结合。

(二)管控乡村建筑风貌

1、 建筑体量及形式。建筑高度:建筑高度以2层为主,局部3层,层高应满足农村生活空间尺度要求,宜为3-3.3米,建筑高度不超过12米;屋顶形式:穿斗式木构架, 悬山式灰色瓦片屋顶。坡屋顶坡度宜控制在20%—40%,外延伸度宜在200㎜以上,悬山顶墙面出檐深度宜在200㎜以上;建筑退距:满足农村安全卫生防护要求,建筑后退省道不低于15米,后退县乡道不低于5米,后退村道不低于3米,后退聚居点内部道路不低于1.5米。

2、 外墙材料及色彩。建筑色彩:墙体以白色或浅灰色为主色调,以青灰、深灰、茶褐色、原木色为辅助色;坡屋顶建议选用小青瓦,辅以白色屋脊;材料:地面铺装使用地方材料,如石材等;栏杆、门窗、围栏等构件建议使用当地的木、竹、青石等材料。

3、 平面布局。平面布局:采用“合院式”的布置方式,利用庭院家庭生活和农副业生产需要,预留农机具停放的空间;厨房、卫生间应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农村住房首层宜作檐廊设计,厨房烟道应尽量设置在靠近后院外墙的位置。可预留不超过人均3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面积;院墙:院墙高度不高于1.2m,通透率不低于30%,宜采用镂空灰砖、毛竹藩篱、木栅栏等材质,宜结合攀缘瓜果进行绿化覆盖。

4、 道路铺装。铺装:村道可采用混凝土路面铺装,有条件的村可采用沥青路面;村宅门前的道路宜采用石板、卵石、青砖等铺装;照明:承担主要通行功能的村道应当配备路灯照明,可采取单侧布置、路灯间距25—40米,灯杆高度3-5米。

第八节  自然资源保护与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一、 自然资源保护

加大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景观保护力度。以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提高自然保护区管护水平,加强野生动植物野外巡护和执法监管,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化过程得到系统性保护。

构建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确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节约用地、合理供地、占补平衡”的森林管理机制。严格保护公益林地,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林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使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林地用于非林业生产。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类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限制使用单位面积蓄积量高的林地,限制使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确保项目建设使用重点公益林面积“占一补一”。必须征用、占用林地的,必须履行法定审批手续。

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用水需求。

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控,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贯彻实施。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减排,实施农村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质量,防止江河水库富营养化,有效提高水功能区达标率。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排污口,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加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限期拆除城镇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原有公共排污口。加快实施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防治面源污染,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

建立健全生态用水保障机制。根据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制定主要江河不同河段和主要控制断面,以及区域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指标、生态环境用水标准、江河下泄流量要求以及湖泊与地下水的合理水位,作为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的控制性指标。按照充分保障基本生态环境用水的原则,优化水工程调度运行与管理模式,合理进行水工程调度,保障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加强对江河湖库和地下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建立生态脆弱区、已破坏区和处于临界状态地区水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

三十四、 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

(一) 因地制宜,全域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1. 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

大力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有提升,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用地质量,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科学划定基本农田示范区,优化耕地多功能布局,有效引导耕地集中连片。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

加强道路、沟渠、防护林的综合整治,推进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措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消除耕作中的限制因素,鼓励承包户或农户对增加耕地的投入和经营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1916.65公顷。规划近期在开发潜力较大的官寨村、井沟村、黄金村、老坝村、梨子社区、双山村、四路村、寺坪村、燕窝岩村等地优先安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重点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官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24.44

黄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94.17

井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67.25

老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83.23

梨子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73.07

双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80.86

四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18.17

寺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94.62

燕窝岩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58.19

总计

1079.14

2. 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提高耕地质量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因地制宜,实施农用地整理,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用地资源景观功能。

规划期内,加强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与管理,建设优质、集中连片、基地化的基本农田保护体系。依照耕地分等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的评定和验收,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稳步提高耕地产能,经整治的耕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护,重点保护水田等优质耕地。

规划实施土地整治规模205.68公顷。规划近期在开发潜力较大的柏坪村、官寨村、黄金村、井沟村、梨子社区、燕窝岩社区等地优先安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预计可新增耕地23.323公顷。

重点项目名称

整理规模

补充耕地

宣汉县柏坪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34.21

3.88

宣汉县官寨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41.11

4.66

宣汉县黄金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12.14

1.38

宣汉县井沟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25.19

2.86

宣汉县梨子社区农用地整理项目

41.78

4.74

宣汉县燕窝岩社区农用地整理项目

51.25

5.81

总计

205.68

23.323

3. 科学适度开发后备土地,协调耕地开发与生态保护

片区内未利用地较多,但受地形条件限制大。片区内生态红线外的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其他草地等未利用地共5.88公顷。片区内主要是山高山峡谷地形,可达性是影响耕作的最大限制条件。规划可实施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规模5.88公顷,可新增耕地约5.1公顷。

4. 全面实施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根据基期数据,片区农村宅基地面积共有942.09公顷,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达到101.26平方米。为促进农村宅基地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在充分考虑片区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尊重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积极性,兼顾新农村建设需要,满足城镇体系规划实施需要,规划期间安排全域整理闲置、低效利用农村宅基地。新建农村居民点一般规模宜控制在10户左右,人均综合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90方米,不搞大规模新型社区。规划增减挂钩拆旧203.75公顷,重建集中安置面积22.61公顷,补充耕地图斑共计194.45公顷。

厂溪镇

柏坪村

9.01

石铁乡

白果村

4.05

黑石村

5.52

老坝村

6.57

井沟村

5.49

寺坪村

5.53

老林村

3.75

望月社区

5.75

梨子村

2.87

斜水村

4.20

梨子社区

6.14

石铁乡汇总

26.11

青岗村

7.26

新华镇

大洞村

3.35

三角坝村

3.21

河坝社区

7.68

双山村

7.82

花果村

4.52

四路村

9.32

华尖村

13.08

燕窝岩村

3.35

金石村

8.90

转角村

2.27

马田村

0.53

厂溪镇汇总

66.00

泥溪村

8.53

黄金镇

慈竹村

10.77

桐园村

7.74

独山村

3.82

盐店村

3.32

官寨村

8.69

新华镇汇总

57.67

黄金村

14.30

预计补充耕地194.45公顷

水源保护区转林21.73公顷

农业不适宜区转林3

康乐村

3.89

沙坝村

1.92

太平坝村

9.18

祥柏社区

1.41

黄金镇汇总

53.97

总计

203.76

5. 盘活低效废弃工矿用地,推动集约高效土地利用

(1)工矿用地整理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是挖掘工矿废弃地利用价值、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方法,也是探索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的有效途径,盘活调整和改造利用废弃建设用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给,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同时可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依据适宜性评价合理确定复垦土地的用途,并采用先进复垦技术,能复垦为耕地的,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至2035年,规划矿山环境复绿面积为33.28公顷。

(2)低效用地整理

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对使用效率低下、布局不合理、配套不完善的低效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释放土地潜能;推行低效用地的及时清退和存量用地的战略收储、分类改造;针对不同类型低效用地,分别采取拆除重建改造和有机更新的手段,对地块整体拆迁、成片再开发,对开发地块的用地性质、用地功能、建设格局、建设强度、配套设施等进行全面调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和集约程度,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区域特色风貌,提升功能和用地效率。

重点项目名称

整理规模

宣汉县新华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26.41

宣汉县厂溪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3.15

宣汉县石铁乡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1.97

宣汉县黄金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1.75

合计

33.28

(二) 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1. 空间修复分区保护,明确保护重点

依照双评价内容和规划区现状可得到各部分区域在生态保护中的基本定位:

优质山林地带——重要生态保护服务功能区

陡坡农田、荒地、草地——水土流失极易发区

划定生源发生地——水源保护地

极重要生态保护核心周边区域——生态保护缓冲带

2. 生态廊道划定,进行生态廊道修复和城市景观修复

根据片区生态保护基本形态和现状建设情况,总结归纳生态空间的基本结构。同时选取各个片区的保护重点作为生态节点,本着生态片区连续性原则,生成生态保护廊道。

新华林园——草坪寨-硝洞岩——白马山林园廊道:主要以林地保育、水源保护和景观修复为主。是建设区北侧主要景观屏障。

新华林园——芭夹沟-精灵山廊道:主要以矿山修复、山地植被修复为主。

新华林园——北部群山节点——大尖山节点廊道:主要以矿山修复和森林资源保育为主。

新华林园——仙人寨节点廊道:主要以水土保持、植被水土保持功能修复、沿河景观打造为主。

3. 河湖水域及湿地保护修复,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重点对中河流域及其支流进行环境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根据周边环境分为硬质驳岸段和生态缓坡段。硬质驳岸段:紧邻建筑和道路,无生态缓冲,使用土工材料和水泥材料,大幅度地提高护坡体的稳固性及抗冲刷性;生态缓坡段:保留河岸原始面貌,利用原有地形,建有水生植物的缓坡、岸滩等,保护水质,充分发挥河道生态功能。

以中河流域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农耕农艺措施为辅,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河谷区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构建山水田林湖草统一规划的综合防治体系。坚持“大封禁、小治理”,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以中河流域及其支流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推进“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湖管理”等多种水利措施,加快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水美乡村建设。

严格规范推进保护区综合整治,制定“一源一策”整治方案,强化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性规定的执行;加强保护区内农林业污染治理,一级保护区内有序退出农业种植,严格控制经济作物种植;强化保护区内养殖业污染治理,规范畜禽养殖,不得直接向水体倾倒粪便和废水;深化水源保护区内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加强应急防护能力建设,做好应急预案的发布实施;构建多尺度监测体系,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监测;提升科技监管能力,建立完善饮用水水源地自动监测体系;完善民众参与机制,积极在主要媒体进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公益宣传,增强公民水源地保护意识。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优先修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重要湿地。通过污染清理、土地整治、地形地貌修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连通、植被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拆除围网、生态移民和湿地有害生物防治等手段,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增强湿地碳汇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水源保护地名称

治理长度

预计投资

汉源县新华镇河道治理项目

3km

5000万元

汉源县厂溪镇河堤整治提升工程

0.8km

1500万元

汉源县黄金镇河道治理项目

1km

2000万元

4. 山体林草修复,推进植被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推进退化林草植被恢复,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开展高质量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力度,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促进草畜平衡,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保护天然草原,采取划区轮牧、围栏封育建设、补播改良、草地修复、禁牧休牧、鼠虫害和毒杂草防治等配套技术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高度,增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退化林草植被恢复,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功能。

有序实施坡耕地生态退耕。在稳定耕地规模的基础上,加大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重要水源地等生态敏感脆弱地区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力度。

实施全域草地植被恢复工程,加强对草地的保护,维持草原自然生态过程,严格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以自然恢复为主。对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的区域,适当采取退化草原治理、天然草原改良等人工干预措施,促进正向演替。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鼓励引导牧民转产转业,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加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超载率控制在5%以内的合理利用空间的目标。

5. 落实灾害综合治理,提升地灾防治能力

片区内地质灾害点较多,已发生灾害14处,主要集中在黄金镇西南侧山地、厂溪镇西北、东南侧山地、新华镇东侧山地。这些地区山脉成带,地形起伏较大,应特别注意周边建设用地布局,做好以下地灾防护工作:

1)加强监测,做好滑坡预报工作。

2)在河道两侧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3)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和道路旁地灾主要采取挖排水沟及截水沟把地表水引出滑坡区;及时填补滑坡中后部的裂缝,防止雨水渗入后加重灾情;镶补勾缝,对已经崩塌或危险的区域用泥浆填补缝隙、空洞;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遮挡拦截,根据地形选择在半坡或坡底进行建设挡墙;排水削坡,在水流活动丰富的地方采取挖沟排水的方式进行疏导,对风化的岩石进行削坡治理;用工程支挡滑坡,比如滑桩、挡土墙、锚索、锚杆等。

第十章 镇区规划

依托现状优体系,做大做强中心镇,做精做美一般乡。统筹配置乡镇用地、产业、风貌、设施等要素

第一节  厂溪镇镇区

一、 现状概况

厂溪镇区是中河流域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重点进行优化布局,打造区域发展极核,形成县域重要的人口集聚中心、经济发展极核和公共服务高地,优化镇区建设布局,引导资源要素向厂溪镇区集聚。

城镇开发边界内现状建成区面积为41.36公顷,2020年场镇常住人口0.22万人,城镇人均建设用地188.10平方米。

镇区主要问题有:

(1)人均用地规模偏低,用地结构待优化,文旅资源辐射转化不足。

(2)教育设施基础好,养老及文化设施缺口较大,公共活动空间不足。

(3)市政设施有待完善,道路系统有待提升。

(4)整体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慢行空间设计。

发展优势:厂溪镇区对外交通优势明显,地处G65包茂高速、S202、S403沿线,镇区商业服务、农贸基础良好,发挥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强中心集核。

二、 定位规模

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和人口流动趋势,结合片区农旅服务、商贸服务职能,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推动资源要素向厂溪镇区集聚,通过提升镇区发展空间、立足农旅综合服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手段,打造宣汉县北部门户服务枢纽,形成宣汉县经济发展支点,增强镇区辐射带动能力,规划城镇发展定位为::宣汉县北部门户综合服务中心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中心镇以农业服务、商贸服务为主,带动周边功能的综合型城镇。

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至2035年城镇人口规模 1.1 万人,镇区建设用地47.95 公顷,规划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43.59 平方米。

三、 空间结构

沿国道202发展,强化中心聚合,打造中部公共服务核心,突出职住平衡,依托对农贸业态植入、现状河流湿地资源和田园景观的打造,形成农商旅特色发展带,构建“一带一轴,一核三点五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带:S202农商旅综合服务发展带

一轴:三岔河城镇发展轴

一核:公共服务极核

三点:生活服务节点、教育服务节点、农旅服务节点

五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北部宜居生活组团、南部宜居生活组团、生态农旅组团、物流加工组团

四、 用地布局

结合集约节约用地的总体要求,结合镇区自然山水格局,规划镇区在现状建成区基础上优化提升,不进行大规模扩张,不占河谷好地,结合S403的建设,优化镇区内外交通组织,进一步做强承载与服务能力做大城镇空间,结合城镇定位与现状统筹安排各类用地。镇区中部依托“π字”干道强化城镇主轴,布局主要机关团体、教育及商业用地;将镇区中部区域布局商贸、旅游服务核心,并结合设置文化、体育、公园绿地及广场,共建片区农旅、商贸服务核心;为满足新型城镇化需求在镇区南北侧以宅基地为基础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增加居住用地及社区配套设施,构建完备社区生活圈。

镇区规划总用地规模47.95 公顷。居住用地25.0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规模52.2690%;商业服务用地3.2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规模6.6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5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规模15.77%;绿地与开场空间用地3.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规模6.67%。

五、 交通设施

充分衔接区域交通,依托S403、S202 形成“两纵”对外交通干线,结合厂溪大桥和S403建设外移镇区过境交通,出入口。完善内部交通,形成“两横三纵”的方格网式路网格局, 道路网密度 14.90 公里/平方公里。过境路红线宽度 12 米,干路红线宽度10 米,支路红线宽度7-8米,步行道宽度2-4 米。

完善城镇-乡村、城镇-城镇、城镇-城市公共交通互联,配置客运车站1处、公共停车场2处.

六、 风貌管控

风貌规划目标为“强调轴线、中心开敞与景观节点”。

强调轴线:沿城镇主要干线S202省道,是城市空间延伸的轴线。强调城镇与生态之间的对话关系,开辟对景轴线与开敞空间,在各组团设置片区级的视觉景观轴线。

中心开敞:建设集中公共绿地,建设滨河公园1座,新建休闲广场、建设广场1座,通过尺寸适宜的开敞空间,与周边公共建筑一起,形成疏密有序的公共空间

景观节点:规划在各地交叉点处,设置景观节点。路口、街头等处均设置为景观节点。

七、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和完善文旅服务设施为重点,适度超前谋划、高标准配置镇区设施,辐射带动片区发展。依托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库,改建派出所、司法所;将改扩建综合农贸市场;新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广场;扩建现状中学、提升现状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 2 处,提升现状卫生院为综合医院、规划建设老年养护院 1 处、互助养老中心 1 处。

 教育设施:改扩建幼儿园2处,共占地0.47公顷;完善厂溪小学建设,扩建中学,完善厂溪教育设施。

医疗卫生:改造提升镇区现状卫生院,占地0.35公顷,利用闲置卫生院建设老年护理和疾控处置中心,满足居民服务要求,辐射整个中河流域片区,。

便民服务:保留厂溪镇政府、派出所,新建便民服务中心1处,解决厂溪镇办公场所不足问题。

社会保障:在场镇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占地0.28公顷,承担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

商业服务:提升改造乡镇商业街区,集中布置1 处超市、电商贸易点、农产品销售的综合市场,丰富商业业态,共计占地3.20公顷,提升产业活力。

文化体育: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和服务功能,乡村文化体育设施短板,结合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体育健身广场。

八、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按照共建共享、高效均等原则,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设施保障服务水平,构建绿色韧性的基础设施系统。

1. 给水工程:提升于镇区南部太平供水厂,镇区最高日用水量为0.28 万 m /d,水源来自太平水厂,规模4000m /d,占地2887㎡,供水普及率达到 100%。

镇区内部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共网系统,供水管道沿镇区干路铺设,根据消防用水量确定城镇道路下给水管不应小于DN150最大不大于DN400,按间距不大于150米设置消火栓。

  完善镇区环状供水管网并向周边农村聚居点延伸。

 2.排水工程:镇区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就近排入附近水体,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至3000m3 /d,占地1878㎡,污水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排入中河。

完善镇区污水管网并向周边农村聚居点延伸,管径应不小于d300。

3.镇区供电以10 千伏环状中压配网为主,电源来自新建的 35 千伏厂溪变电站,镇区主要供电管道采用0.8m(B) c 0.8m(H),部分区域支管0.6m(B) c 0.6m(H)。

4.通信工程:固话预测数0.66 万线,移动电话预测数为 1.1万线,宽带用户预测数为 0.33 万户,有线电视用户数 0.33 万户。

结合商业用地新建电信支局及邮政支局;结合道路两侧及居民楼楼顶统筹5G 基站建设

5.燃气工程: 镇区总用气量为4500Nm3 /d,气源来自县城中压供气主干管。镇区内燃气管网采用中压一级管网系统,中压管网设计压力采用中压A级。为了提高供气安全和可靠性,管网以环网为主,环支结合,并延伸中压环网至农村聚居点供气。燃气管道管材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或PE管,主管Ф108,支管Ф89。

6.环卫设施生活垃圾产量为22 吨/天,提升垃圾转运站,转运规模为 30 吨/天,占地 1554㎡,统一收集转运至宣汉县生活垃圾处理厂。并结合住宅小区新增相应的垃圾收集点。 规划要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70%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100%。 按照繁华街道服务半径为 300-500m,一般街道服务半径为 750-1000m 的规划原则,规划 7处公厕。

九、 防灾减灾规划

落实城镇防灾减灾要求,镇区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新建乡镇消防站,并组建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消防供水由给水管网统一考虑,室外消火栓沿各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 米,并在道路交叉口保证有 1 处消火栓,设置至少一条 119 专线。按照6度抗震设防烈度标准设防,以镇区主要道路作为救援疏散通道,以镇区小学、停车场、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人均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面积2.0m2,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1.5m2

十、 四线管控

划定划定城镇蓝线、绿线和黄线,实施严格的用途管控。

1. 绿线管控划定绿地和开敞空间用地为城镇绿线范围,在绿线控制范围内,允许安排与绿地功能相关的设施,严禁无关的建设活动。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2. 黄线管控划定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设施等设施建设用地为城市黄线,黄 线范围内不得进行与之不相关的其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城市黄线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 蓝线管控

划定中河、三岔河道管理范围为蓝线,并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予以严格管控。

第二节  黄金镇镇区

一、 现状概况

黄金镇位于宣汉县正北,中河下游大巴山南麓的中山,西与毛坝镇相连,北邻厂溪镇和万源市罗文镇。2020年,镇区常住人口0.54万人;镇区地理条件优越.商业用地体系尚不完善,城镇道路未形成完整结构,镇区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有卫生院1处、乡政府1处、派出所1处,幼儿园1处等公共服务设施设施。镇区现状对外通道单一,服务设施不足,市政基础设施缺乏。

十三、 定位规模

依据上位规划要求,顺应人口向中心镇聚集趋势,确定镇区功能定位为:以特色农产品、农贸服务为主的一般镇。

至2035 年城镇人口规模 0.8万人,镇区建设用地 28.98公顷。

十四、 用地布局

贯彻做优做美一般镇思路,规划通过完善路网,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空间品质。镇区依托新增“十字”道路构建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乡集镇服务功能,补足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新增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通信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对原有公服设施进行保留提升,完善服务品质。

十五、 公服设施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全面提升生活空间环境品质;

教育设施:改扩建幼儿园2处,共占地0.47公顷;改建1所中小学于黄金镇区占地0.98公顷,完善新华教育设施。

医疗卫生:改造更新场镇现状卫生院,占地0.35公顷,结合卫生院提升日间照料中心一处,满足居民服务要求。

便民服务:保留黄金镇政府、派出所。

社会保障:在场镇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占地0.28公顷,承担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

商业服务:提升改造乡集镇原商业,集中布置1 处集超市、电商贸易点、农产品销售的综合市场,丰富商业业态,共计占地3.3公顷,提升产业活力。

文化体育: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和服务功能,乡村文化体育设施短板,结合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体育健身广场。

十六、 交通设施

打造内联外畅、层次分明的城乡交通系统,镇区内形成“规划形成“一干多支”的道路交通干线路网格局,道路总长度2.5公里,干路红线宽度 7.0-7.5 米,支路红线宽度 4.5-6.0 米。新建1处运输综合服务站,兼具城乡客运、物流服务和部分车辆停车功能。

十七、 市政设施

给水规划:

规划至 2035 年镇区人口为0.8万人,镇区最高日用水量为1600立方米/天,扩建饮水工程水,沿镇区道路完善供水管网,供水普及率达到 100%,根据消防用水量确定城镇道路下给水管不应小于DN100最大不大于DN300,按间距不大于150米设置消火栓。

燃气规划:

用气量为3200Nm/d,气源来自县供气主干管,实现全镇燃气管网覆盖。燃气管道管材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或PE管,主管Ф89,支管Ф57。

电力规划:

结合道路两侧居民楼楼顶统筹修建 5G 基站。规划乡镇采用10KV 配电系统,电力电线采用电线杆架设,实现城镇配电网自动化、环网化建设。低压配电为 220/380V,在居住区和公共建筑一般采用杆式变压器,负荷较大单位自设变压器,公用变压器服务半径不大于200米。电力线路沿主干道敷设,由黄金变电站统一供电。

排水规划:

雨水尽量以重力流方式排放为主,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计算,镇区污水量预测为130m/天。保留提升太平坝污水处理站1座,规模约1400m/天,统一处理乡镇及周边聚居点生活污水,污水排放标准严格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6554 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环卫规划:

在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废物箱设置间距为 100-200 米。根据《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公共厕所在居住用地没 500-800m 设置 1 处。

十八、 防灾设施

按照《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及上位规划,确定抗震设按照6度抗震设防烈度标准设防,重要设施设防标准为7度,结合乡镇学校广场作为固定避难场所,外围的田野、绿地等开阔空间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乡镇主干道和支路作为疏散通道,必须保证畅通,不得设置抗震棚,平时不得安排临时建设。同时设置醒目的避震疏散引导设施,提供通行方向上的避震疏散场所及距离。

防洪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用地制宜、以防为主的方针,同时与中河流域防洪、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绿化相结合,并做好相互协调工作,按照《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乡镇防洪标准按照20年一遇水位设防,山洪按照 10 年一遇设防。

建立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消防通信系统的规划建设应符合《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黄金镇119报警服务台与宣汉县消防指挥调度中心之间应至少设一条火警调度专线。

十九、 风貌管控

强调城镇与生态之间的对话关系开辟对景轴线与开敞空间,在各组团设置片区级的视觉景观轴线。镇区内建筑的形式、色彩、尺度应按川东北传统建筑风格控制。加强对镇区入口的景观风貌设计,特别是公共建筑,绿带等的景观建设,以展示黄金良好的风貌形态。

 

第三节  新华镇镇区

一、 现状概况

新华镇区位于宣汉东北部,中河上游,距县城62千米。是进入巴山大峡谷景区的重要门户。镇区拥有基本服务设施,包括小学、卫生院、幼儿园,公交客运站等。2020 年底,城镇常住人口 0.35万人,建设用地14.72公顷现状镇区地势平坦,用地条件良好,存在布局零散、交通组织不畅、设施存在短板、 文化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

二十、 定位规模

新华镇镇区发展定位:打造以农旅融合发展为主的一般镇。

新华镇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4.72公顷,至2035年,镇区常住人口0.5万人。

二十一、 用地布局

主要通过存量用地盘活、环境整治、旧房更新等,补充服务设施,引导人口向镇区集聚。充分利用闲置工矿用地布局商业、娱乐康体用地,提升镇区旅游服务能力;增补及提升现有公服设施,强化区域公共服务能力。控制周边田野山林及石马河两岸生态田园空间。详见附表11

二十二、 公服设施

增加文化、体育、养老、商业等公服设施,补齐公服设施短板,提升场镇服务带动能力。

教育设施:改扩建幼儿园1处,共占地0.3公顷;改扩建1所小学于新华镇区占地0.7公顷,完善新华教育设施。

医疗卫生及防疫:改造更新场镇现状卫生院,占地0.2公顷,配备足够医疗工作人员,提升医疗卫生质量,服务于乡镇;结合卫生院设置防疫服务点,满足居民服务要求。

行政管理:保留新华镇政府、派出所。改造更新现状政府和派出所,改善机关团体办公楼质量,完善配套设施。

社会福利设施:在场镇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占地0.16公顷,承担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

商业服务:丰富商业业态,在场镇布局集中商业,共计占地2公顷。新建农贸市场,提升产业活力。

文化体育:结合滨河绿道和乡镇政府,设施全民健身设施,新建文化体育中心,占地休闲文化广场0.14公顷。

二十三、 交通设施

因地制宜构建新华镇道路网络, 构建“主-支”道路体系。优化万白路提升道路质量,停车设施以配建为主公共为辅,在玉带社区居委会旁,新增社会停车场一处。

二十四、 市政设施

提升新华镇市政设施服务能力,镇区最高日总用水量为1000 m 3 /d,水源来自大关山水厂,供水普及率达到 100%。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扩建现状污水处理厂,污水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排入中河。雨水就近排放至中河和沟渠。结合商业用地新建电信支局及邮政支局;结合道路两侧及居民楼楼顶统筹 5G 基站建设。用气量为1500Nm3 /d,气源来自县供气主干管。垃圾量指标为1.2kg/(人 f 日),日垃圾总量为6吨/日。由新华垃圾转运站转运。

二十五、 防灾设施

1.防洪规划

按照《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新华镇区防洪标准按照20年一遇水位设防,山洪按照10年一遇设防。

2.消防规划

聚焦乡镇应急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规划形成“一主两辅”应急力量体系。新华镇设应急救援队和微型消防站;按照6度抗震设防烈度标准设防,以镇区主要道路作为救援疏散通道,以镇区小学、停车场、公园作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人均固定避难场所有效面积 2.0m2,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1.5m2

二十六、 风貌管控

风貌规划目标为构建序列完整,层次丰富,文化特色与地域特点有机结合的整体风貌。尊重、强化规划区地域自然景观特色,加强规划区景观与整个城市景观的联系和协调。在塑造区域整体风格的基础上,重点塑造片区的景观风貌带和景观节点,突出历史文化特色,体现独特魅力。

第十一章 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第一节  规划传导

一、 指导村级片区规划

1. 村级片区划分

进一步细分产业功能、划定村级片区;明确村级片区的范围边界、功能指引、用地规模、设施配建标准和空间布局要求等;传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约束性指标。

结合四川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合考虑片区地缘、交通、 产业、人文等因素,将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为 7个村级片区、11个中心村。

中河流域特色农业片区划分一览表

名称

中心村

一般村

范围面积(平方公里)

功能指引

盐店农旅融合综合示范村级片区

盐店村

泥溪村、金石村、桐园村、华尖村

97.7

依托巴山大峡谷景区入口地理优势,现有民宿、休闲文化广场、十里甜柿长廊、百亩樱花基地、百亩脆李、200亩木瓜、200亩青花椒、百亩中药材、蜀宣花牛 优质牧草、中蜂、山羊、淡水养鱼等现代种养产业初具规模,集约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带

花果现代种养特色农业发展村级片区

花果村

马田村    、河坝村、大洞村

67.73

达陕高速、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普石路、河梨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目前蜀宣花牛 优质牧草发展较好,山羊、中蜂等养殖效益明显,另有吉祥煤矿、木材加工厂1家、石材厂3家。

三角坝农贸综合示范村级片区

三角坝村

转角村、燕窝岩村、黑石村

82.51

地处达陕高速路出口与普石路交汇处,依托巴山大峡谷景区,高速路出口,交通便利,休闲文化广场、采摘园、农家乐等场所。是规划展示厂溪农副产品展示、交易集中区,仓储物流集散地。

双山村

地处中河流域以西,燕窝岩、双山和黑石三村之中,阵地建设新,功能完善。是羊肚菌、蔬菜种植的先行地,技术成熟,规模具有代表性。

柏坪高山特色种养发展村级片区

柏坪村

老林村、四路村、井沟村、青岗村

102.39

地处高速公路以东,老林、柏坪、四路村青脆李,柏坪村居中初具规模,特色产业车厘子、天麻、高山中药材规模化发展。青岗村地处高海拔适宜种植高山中药材。

 

梨子社区

地处高速公路以东,与五村一社区山水相隔,属高海拔地区,基础条件差,产业发展落后。梨子社区、井沟村连成片,以梨子社区天麻、魔芋种植发展较好,海拔较高,适宜种植高山中药材。

康乐特色农产发展村级片区

康乐村

慈竹村

、祥柏社区、沙坝村

79.57

 

一是交通便捷,在普石路沿线,且位于高速路出口旁。

二是康乐村白茶产业初具规模,设置中心村有利于白茶产业提档升级,打造白茶产业园;

三是康乐村地理位置靠近巴山大峡谷旅游发展潜力大能更好融入全县旅游发展体系。

太平坝村

 

一是因为太平坝村人口集中基础设施建设较好,设为中心村能有效疏解场镇人口和功能拓展,拉伸场镇骨架、提升城镇规模;二是太平坝村辖区面积大,人口相对集中,有大量土地粮油产业突出,在全县具有一定名气,是乡村振兴旅游基地。

黄金中药材产业发展村级片区

黄金村

官寨村、独山村

37.58

 三个村均在黄凤路沿线,属高海拔地区,适宜发展山银花等中药材和特色水果,黄金村位置居中,产业发展势头较好,能有力带动周边村发展。

斜水茶叶产业示范村级片区

斜水村

望月社区、老坝村、寺坪村

77.98

斜水村投产100万茶业基地为中心,上下联动、以茶业为主、带动五村群众收入、累计茶园500亩

白果村

白果园、忘忧桥、爱情天梯及新建露营烧烤基地、打造发展农业旅游民宿。

 

2. 村级片区管控规则

根据各村级片区的发展方向、主导功能,提出发展指引。落实村一级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历史文化保护线等规划控制线的管制规则,制定产业准入规则。详见附表13

二、 约束性指标传导

 约束性指标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基本草原、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湿地、林地、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再下位规划空间及数量的严格落实,保障规划底线管控。详见附表8。

三、 引导性内容指引

农村居民点选址引导。贯彻“五避让”: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洪涝易发区、避让地震断裂带、避让水源保护区、避让生态敏感区;“三禁止”:禁止在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水库水源选址;“三远离”:高速、铁路、高压线的农村居民点选址原则布局;“三融入”:融入城镇、 融入产业、融入自然环境模式。

乡村风貌指引。农村建筑风格整体风格以藏族民居风貌为主,新建民居注重与现状风貌相协调,合理地利用周边地形地貌,充分展现当地羌族特色风貌。针对乱搭乱建、彩钢瓦等影响村容村貌的房屋进行风貌改造提升。

专项规划指导。与相关部门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充分协调,对相关专项规划进行统筹,指导相关部门和行业深化细化专项规划。在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将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保其空间需求在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精准落实。

第四节  实施计划

1.片区近期实施

规划近期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土地整治修复、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综合交通等主要任务,重点建设12个规模化农业基地,农文旅融合项目等项目,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协调开展农村居民点建设,实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详见附表14)。

2.镇区近期实施

根据各乡镇发展实际,规划城镇近期建设项目主要针对政府主导性建设项目而制定,分为公共服务、商贸服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五大方面,并按类别、项目名称、数量、规模、建设方式等,建立项目库。分期分类实施建设(详见附表15)。

 

第五节  实施保障

一、 加强组织保障

 1. 坚持党建引领

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研究制定实施本规划的配套政策、近期方案和年度计划,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和精准落地。按片区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推进规划的实施措施,按照项目计划制定年度工作安排,监督检查各年度工作推进执行情况。

2. 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和制度 

建立重大问题政策研究机制和专家论证制度,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公示与听证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健全乡村规划许可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

三十五、 落实政策配套

1.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基本农田管理制度

在规划实施中严格建立“先补后占”制度,在拆旧复垦并保质保量补划更新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后,方可新建。建立区域统筹的耕地保护平衡机制,为农业设施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用地预留弹性。

2.探索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制定乡村民生项目(新建居民点、乡村基础设施等)占用农民承包土地补偿机制,由农民承包土地的主管单位负责将承包地调出民生项目;制定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明确整理建设指标留镇比例、结余指标交易收益与项目所在镇、村的利益分配等要求;探索建立片区经济联合体 平台公司模式和跨区域投资分担及税收分成机制。

3. 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

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配套制度,落实具体操作细则,明确相关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放新增集体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权限,由当地人民政府审批,集体建设用地报转时只报总量,不固定图斑,年底统一结算并定图斑、定数量,完善相关资料上报备案。

4. 探索盘活乡村闲置低效用的有效路径

精准建立闲置、低效用的信息库;探索盘活乡村闲置低效用地的资金、土地收储、法律法规等政策;盘活的用地应优先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乡村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5. 制定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细则

通过政策支持和试点示范,引导自高半山村民进城进镇或沿河谷集中居住。政府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经济补贴等方式鼓励村民搬迁到集中居民点聚居。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在土地、财政、融资等方面出台对城镇集中居住、农村集中归并、自愿退出宅基地配套支持政策

6. 健全监督机制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及乡村治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并用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库汇入上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完善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预警、考核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查内容,建立规划实施考核制度,实行规划实施考核结果与实施主体责任、绩效挂钩的考核机制。

 

附件 

附表1 片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面积(公顷)

耕地

水浇地

 

15.76

旱地

 

3455.33

水田

 

5587.81

园地

果园

 

92.14

其他园地

 

49.64

林地

乔木林地

 

41304.69

灌木林地

 

1598.34

其他林地

 

5.11

竹林地

 

24.78

草地

其他草地

 

46.55

湿地

内陆滩涂

 

116.73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乡村道路用地

村道用地

401.09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14.44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0.37

居住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49.57

农村宅基地

 

942.11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4.62

文化用地

图书与展览用地

0.09

文化活动用地

0.19

教育用地

中小学用地

12.24

幼儿园用地

2.41

医疗卫生用地

医院用地

7.85

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0.21

商业服务业用地

商业用地

 

2.39

工矿用地

工业用地

 

9.24

采矿用地

 

41.32

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0.49

交通运输用地

公路用地

 

243.84

城镇村道路用地

 

7.17

交通场站用地

对外交通场站用地

22.99

公用设施用地

供水供电设施用地

 

3.87

水工设施用地

 

6.5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广场用地

 

0.24

特殊用地

其他特殊用地

 

4.26

陆地水域

河流水面

 

762.81

水库水面

 

29.26

坑塘水面

 

75.89

沟渠

 

36.46

其他土地

裸土地

 

0.96

裸岩石砾地

 

14.09

留白用地

 

 

20.34

合计

55107.00

附表2 片区规划指标体系表(单位:公顷)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划基期年

规划近期年

规划目标年

指标属性

指标层级

1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公顷

7242.03

7242.03

7242.03

约束性

片区

2

生态红线面积

公顷

119.55

119.55

119.55

约束性

片区

3

耕地保有量

公顷

9058.89

9066.56

9058.89

约束性

片区

4

建设用地总面积

公顷

1796.49

2413.30

1796.49

约束性

片区

5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公顷

1091.98

889.71

1091.98

约束性

片区

6

林地保有量

公顷

42932.92

42313.90

42932.92

约束性

片区

7

基本草原面积

公顷

——

——

——

约束性

片区

8

湿地面积

公顷

116.73

110.92

116.73

约束性

片区

9

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

5.2

10

5.2

预期性

片区

10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6.4

8

6.4

预期性

片区

1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

%

75

100%

75

预期性

片区

1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85

100%

85

预期性

片区

13

农村污水处理率

%

55

100%

55

预期性

片区

14

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

%

100

100

100

预期性

片区

15

常住人口规模

60773/11513

60000/24000

60773/11513

预期性

片区、镇区

16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79.60

38.19

79.60

约束性

镇区

17

道路网密度

千米/平方公里

6.37

9.23

6.37

预期性

镇区

 

 

附表3 片区历史文化保护一览表

级别

名称

年代

地点

类别

保护范围

市级

鸡鸣石坝遗址

新石器至汉

黄金镇斑竹村

古遗址

保护线为遗址范围外延30米,控制线外延5米

罗氏贞节坊

清代

黄金镇贾口村

古建筑

保护线为牌坊范围外延30米,控制线外延5米

县级

太平坝汉墓墓地

汉代

黄金镇斑竹村

古墓葬

保护线为墓葬群范围外30米

 

附表4 片区镇村体系规划一览表(2035年)

等级

个数

名称

城镇人口规模

城镇职能

中心镇

1

厂溪镇

1.1

综合型城镇

一般乡镇

3

黄金镇

0.8

农贸型城镇

新华镇

0.5

农贸型城镇

石铁乡

0.3

农旅型城镇

中心村/社区

13

玉带社区(城镇社区)、万缘社区(城镇社区)、盐店村、花果村、三角坝村、双山村、柏坪村、梨子社区、康乐村、太平坝村、黄金村、斜水村、白果村

——

——

一般村

22

泥溪村、金石村、桐园村、华尖村、马田村、河坝社区、大洞村、转角村、燕窝岩村、黑石村、老林村、四路村、青岗村、井沟村、慈竹村、祥柏社区、沙坝村、官寨村、独山村、望月社区、老坝村、寺坪村

——

——

 

附表6 片区国土空间用途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

用地类型

现状

规划

面积增减

/公顷

面积/公顷

比重/%

面积/公顷

比重/%

耕地

9058.89

0.164

9066.56

0.165

7.66

其中

永久基本农田

7242.03

0.131

7242.03

0.131

0.00

园地

272.05

0.005

259.59

0.005

-12.47

林地

42932.92

0.779

42313.90

0.768

-619.01

草地

46.55

0.001

45.15

0.001

-1.39

湿地

116.73

0.002

110.92

0.002

-5.81

农业设施用地

422.11

0.008

576.42

0.010

154.31

城乡建设用地

1091.98

0.020

889.71

0.016

-202.27

其中

城镇建设用地

59.68

0.001

100.92

0.002

41.25

村庄建设用地

1032.30

0.019

788.78

0.014

-243.52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280.30

0.005

342.64

0.006

62.34

其它建设用地

2.10

0.000

604.54

0.011

602.44

陆地水域

868.33

0.016

888.49

0.016

20.16

其他土地

15.05

0.000

9.09

0.000

-5.95

合计

55107.00

1.000

55107.00

1.000

\

 

 

附表7 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设施类型

中心镇

一般乡镇

公共管理

镇/乡政府

 

便民服务中心

 

派出所

 

税务局

 

人民法庭

 

自然资源所

公共服务

文化体育

文化活动中心

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

教育医疗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职业培训中心

综合医院

卫生院

养老院(敬老院)

消防设施

消防站

商业服务

银行、电信、邮政网点

超市

农贸市场

物流配送中心

旅游集散中心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农民合作示范社

农旅、康养休闲设施

备注:1、参照《镇规划标准》(国家标准)和《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行业标准),结合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4个专项工作方案和片区民意调查结果,根据发展需要,确定以上标准;

2、“●”为必设项目,“○”为选设项目,“—”为不设项目。

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设施类型

中心村(片区)

一般村

行政管理

村委会(社区委员会)

便民服务站(室)

警务室

文化体育

文化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

健身广场

教育医疗

幼儿园

小学

儿童之家(服务点)

村民培训中心

农村卫生室

日间照料中心

商业服务

农家便利店

物流配送点

特殊设施

农村公益性墓地

备注:1、参照《四川省村规划标准》(地方标准)和《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行业标准),结合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4个专项工作方案和片区民意调查结果,根据发展需要,确定以上标准;

2、“●”为必设项目,“○”为选设项目,“—”为不设项目。

附表8 片区规划指标分解表(单位:公顷)

片区

中心村

一般村

范围面积

永久基本农田(公顷)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公顷)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公顷)

耕地保有量(公顷)

建设用地总面积(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公顷)

林地保有量(公顷)

湿地面积(公顷)

盐店农旅综综合示范村级片区

盐店村

泥溪村、金石村、桐园村、华尖村

7140.35

1228.76

13.08

0.00

1514.39

194.39

120.03

8405.87

27.29

花果现代种养特色农业发展村级片区

花果村

马田村、河坝村、大洞村

6199.72

684.20

0.00

0.00

892.90

554.12

154.52

4973.97

9.49

三角坝农贸综合示范村级片区

三角坝村

转角村、燕窝村、黑石村

9910.82

1338.00

47.95

0.00

1708.29

370.96

142.19

5805.19

38.02

双山村

柏坪高山特色种养发展村级片区

柏坪村

老林村、四路村、井沟村

9326.00

1263.39

0.00

0.00

1452.64

143.88

125.53

8357.99

0.00

梨子社区

康乐特色农产发展村级片区

康乐村

慈竹村、祥柏社区、沙坝村

9800.28

1208.22

28.98

0.00

1616.54

320.32

193.75

6383.55

27.14

太平坝村

黄金中药材产业发展村级片区

黄金村

官寨村、独山村

3682.42

769.94

0.00

0.00

874.52

78.21

58.96

2661.56

0.00

斜水茶叶产业示范村级片区

斜水村

望月社区、老坝村、寺坪村

9047.40

749.52

0.00

3..35

999.61

175.00

94.74

5725.76

8.98

白果村

总计

55107.00

7242.03

90.01

3.35

9058.89

1836.88

889.71

42313.90

110.92

 

附表9 片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近期重点项目表

序号

类别

类型

名称

性质

规模

单位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

用地类型

建设年限

1

设施化

高标准农田

新建高标准农田

新建

6220

全片区

规划在片区新建高标准农田6220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积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田、改路、改渠,达到田平、路直、沟渠贯通,在全片区范围内统筹农田灌溉、排涝、抗旱基础设施修复,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2025

2

蓄水池

新建蓄水池

新建

2

新华镇

金石村

在新华镇金石村新建2个蓄水池。

2025

3

新建

90

黄金镇

独山村、祥柏社区、康乐村、太平坝村、官寨村、黄金村、沙坝村、慈竹村

在黄金镇新建90个蓄水池。其中独山村5个,康乐村6个,太平坝村15个,祥柏社区6个,官寨村10个,黄金村4个,沙坝村32个,慈竹村12个。

2025

4

新建

23

石铁乡

斜水村、老坝村、白果村、望月社区、寺坪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5个蓄水池,老坝村新建2个蓄水池,白果村新建4个蓄水池,望月社区新建4个蓄水池,寺坪村新建8个蓄水池。

2025

5

蓄水池改造提升

改建

2

新华镇

大洞村

对新华镇大洞村现有2个蓄水池进行改造提升。

2025

6

改建

11

石铁乡

斜水村、老坝村、白果村、望月社区

对石铁乡斜水村现有4个蓄水池,老坝村2个蓄水池,白果村2个蓄水池,望月社区3个蓄水池进行改造提升。

2025

7

山坪塘

新建山坪塘

新建

2

厂溪镇

三角坝村

在厂溪镇三角坝村新建2口山坪塘。

 

2025

8

新建

22

石铁乡

斜水村、白果村、寺坪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2口山坪塘,白果新建2口山坪塘,寺坪村新建18口山坪塘。

 

2025

9

山坪塘维修整治

改建

12

新华镇

大洞村、华尖村、金石村

为满足农田灌溉需求,需将新华镇的12口山坪塘进行维修整治,其中大洞村5口,华尖村3口,金石村4口。

2025

10

改建

71

黄金镇

独山村、康乐村、太平坝村、祥柏社区、官寨村、黄金村、沙坝村、慈竹村

为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将黄金镇71口山坪塘进行维修整治,其中独山村3口,康乐村4口,太平坝村8口,祥柏社区5口,官寨村5口,黄金村16口,沙坝村15口,慈竹村15口。

2025

11

改建

21

石铁乡

斜水村、老坝村、白果村、望月社区

对石铁乡斜水村4口山坪塘,老坝村9口山平塘,白果村5口山坪塘,望月社区3口山坪塘维修整治。

2025

12

农业沟渠

新建农业沟渠

新建

49.5

公里

黄金镇

独山村、康乐村、祥柏社区、沙坝村、慈竹村

在马渡关黄金镇新建农业沟渠49.5公里,其中独山村8公里,康乐村5公里,祥柏社区0.5公里,沙坝村28公里,慈竹村8公里。

2025

13

新建

30

公里

石铁乡

斜水村、白果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农业沟渠15公里,白果村新建农业沟渠15公里。

2025

14

农业沟渠维修整治

改建

9

公里

新华镇

大洞村、华尖村、金石村

对新华镇原有农业渠道进行维修整治9公里,对沟渠进行维修、疏通,并对沟渠进行硬化。其中大洞村5公里,华尖村1.5公里,金石村2.5公里。

2025

15

改建

28

公里

黄金镇

太平坝村、官寨村

对黄金镇原有农业渠道进行维修整治28公里,对沟渠进行维修、疏通,并对沟渠进行硬化。其中太平坝村25公里,官寨村3公里。

2025

16

改建

30.5

公里

石铁乡

斜水村、老坝村、白果村

对石铁乡斜水村沟渠4公里,老坝村沟渠6公里,白果村沟渠20.5公里进行维修、疏通,并对沟渠进行硬化。

2025

17

产业道路

新建产业道路

新建

8

公里

新华镇

大洞村、华尖村、金石村、桐园村

在新华镇新建产业道路8公里,其中大洞村4公里,华尖村1公里,金石村2公里,桐园村1公里。

2023

18

新建

25

公里

厂溪镇

燕窝岩村、三角坝村、转角村、老林村、双山村、四路村

在厂溪镇新建产业道路25公里,其中燕窝岩村4公里,三角坝村2.5公里,转角村2.5公里,老林村6公里,双山村5公里,四路村5公里。

2023

19

新建

78

公里

黄金镇

独山村、祥柏社区、康乐村、太平坝村、官寨村、黄金村、沙坝村、慈竹村

在黄金镇新建产业道路78公里,其中独山村8公里,康乐村10公里,太平坝村18公里,祥柏社区10公里,官寨村5公里,黄金村5公里,沙坝村6公里,慈竹村16公里。

2025

20

新建

62

公里

石铁乡

斜水村、老坝村、白果村、寺坪村、望月社区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产业道路24公里,老坝村新建产业道路5.5公里,白果村新建产业道路8.5公里,寺坪村新建产业道路9公里,望月社区修建产业便道15公里。

2025

21

产业道路改造提升

改建

2

公里

新华镇

华尖村

对新华镇华尖村现有2公里产业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2023

22

 

改建

17.6

公里

石铁乡

斜水村、白果村、望月

社区

对石铁乡斜水村11公里产业道路,白果村3公里产业道路硬化,望月社区3.6公里产业便道改造升级。

2025

23

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新建

2.6

石铁乡

斜水村、白果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1.6亩;在白果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1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24

新建

5.5

黄金镇

官寨村、黄金村

在黄金镇官寨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3.5亩;在黄金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2处,分别占地1亩、1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25

新建

13.5

新华镇

花果村、泥溪村、大洞村、华尖村

在新华镇花果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4亩;在泥溪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3亩;在大洞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3亩;在华尖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2处,分别占地2亩、1.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26

新建

3

厂溪镇

三角坝村

在厂溪镇三角坝村新建农事服务中心1处,占地3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27

农产品烘干中心建设

新建

0.5

石铁乡

老坝村

在石铁乡老坝村新建中药材烘干房1处,占地0.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28

新建

16.5

黄金镇

独山村、祥柏社区、康乐村、官寨村、沙坝村、慈竹村

在黄金镇独山村新建中药材烘干中心1处,占地3亩;在祥柏社区新建农产品烘干中心2处,分别占地1.5亩、0.3亩;在康乐村新建茶叶烘干中心1处,占地0.3亩;在官寨村新建中药材烘干中心1处,占地2亩;在沙坝村新建水稻烘干仓储中心2处,分别占地4亩、2.5亩;在慈竹村新建中药材烘干中心3处,分别占地2亩、0.5亩、0.7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29

新建

4.7

厂溪镇

四路村、三角坝村

在厂溪镇四路村新建农产品烘干房1处,占地0.7亩;在三角坝村新建农产品烘干房1处,占地4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0

农机具库房建设

新建

1.2

黄金镇

太平坝村、康乐村

在黄金镇太平坝村新建农机具库房1处,占地0.5亩;在康乐村新建农机具库房1处,占地0.7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1

农机服务中心建设

新建

1.5

黄金镇

官寨村

在黄金镇官寨村新建农机服务中心1处,占地1.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2

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

新建

4

黄金镇

慈竹村

在黄金镇慈竹村新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处,占地4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3

新建

2

新华镇

盐店村

在新华镇盐店村新建农产品冻库1处,占地2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4

农产品仓储中心

新建

0.4

黄金镇

慈竹村

在黄金镇慈竹村新建农产品仓储中心1处,占地0.4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5

新建

15.3

厂溪镇

四路村、双山村、转角村

在厂溪镇四路村新建农产品仓储中心1处,占地3.3亩;在双山村新建农产品仓储中心1处,占地5亩;在转角村新建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1处,占地7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6

新建

4

新华镇

华尖村

在新华镇华尖村新建粮油仓储中心2处,分别占地2亩、2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7

园区化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宣汉县黄金粮油现代农业园区

新建

1

黄金镇

祥柏社区、黄金村、慈竹村、康乐村

新增绿色防控6000亩,购置杀虫灯,黄板等;建立1套安全追溯及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灌溉渠道、山坪塘、提灌站、喷滴灌两用等水利设施,提升道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园区内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新建水稻、蔬菜加工厂;培育经营主体和培育职业农民。

2024

38

畜禽养殖基地

新建畜禽养殖基地

新建

7.1

石铁乡

老坝村、白果村

在石铁乡老坝村新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1.5亩、1.6亩;在白果村新建养羊场1处,在内地2亩,新建养牛场1处,占地2亩。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39

新建

4

黄金镇

慈竹村

在黄金镇慈竹村新建养牛场1处,占地4亩。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0

新建

88.3

厂溪镇

梨子社区、黑石村、青岗村、老林村、三角坝村

在厂溪镇梨子社区新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1.3亩;在黑石村新建养鸡场2处,分别占地4亩、9亩,新建生猪养殖场2处,分别占地6亩、9亩,新建养羊场1处,占地13亩;在青岗村新建生猪养殖场2处,分别占地2亩、13亩,新建养牛场1处,占地8亩;在老林村新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10亩、8亩;在三角坝村新建养鸡场1处,占地5亩。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1

新建

246.7

新华镇

桐园村、马田村、金石村、盐店村、花果村、泥溪村、河坝村、大洞村、华尖村

在新华镇桐园村新建养牛场3处,分别占地11亩、14亩、13亩,新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0.5亩;在马田村新建养牛场1处,占地15亩;在金石村新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13亩、2.2亩,新建山羊养殖场1处,占地4亩;在盐店村新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33亩、10亩;在花果村新建生猪养殖场4处,分别占地2亩、11亩、2亩、1亩,新建养鸡场1处,占地1亩,新建养羊场4处,分别占地2亩、3亩、1亩、6亩,新建养牛场3处,分别占地3亩、1亩、4亩、6亩;在泥溪村新建养牛场1处,占地23亩,新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3亩;在河坝村新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12亩、2亩;新建养牛场3处,分别占地7亩、9亩、12亩;在华尖村新建养羊场3处,分别占地9亩、4亩、2亩,新建养牛场1处,占地8亩,新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3亩。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2

改扩建畜禽养殖基地

扩建

6

石铁乡

斜水村、白果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扩建养牛场1处,占地6亩;在白果村扩建生猪养殖场2处,分别占地0.8亩、1.5亩。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3

扩建

62.9

新华镇

桐园村、金石村、大洞村

在新华镇桐园村扩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12亩、7亩,扩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15亩,扩建养羊场1处,占地15亩;在金石村扩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5亩,扩建养羊场1处,占地1亩,扩建养牛场2处,分别占地0.5亩、0.4亩;在大洞村扩建养牛场1处,占地5亩,扩建生猪养殖场1处,占地2亩。

畜禽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4

育苗中心建设

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

新建

2.7

黄金镇

独山村

在黄金镇独山村新建中药材种苗培育基地2处,分别占地1.7亩、1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5

蔬菜育苗育种中心

新建

1.8

黄金镇

祥柏社区

在黄金镇祥柏社区新建蔬菜育苗育种中心1处,占地1.3亩,新建菌种培育中心1处,占地0.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6

新建

5

厂溪镇

三角坝村

在厂溪镇三角坝村新建蔬菜育苗中心2处,分别占地2亩、3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7

育苗中心建设

新建

2

黄金镇

黄金村

在黄金镇黄金村新建育苗中心1处,占地2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8

中药材种植基地

新建

13.5

厂溪镇

梨子社区、井沟村

在厂溪镇梨子社区新建天麻种植及加工基地1处,占地9亩;在井沟村新建天麻种植基地1处,占地4.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49

水产养殖基地

新建水产养殖基地

新建

3.5

厂溪镇

梨子社区、燕窝岩村

在厂溪镇梨子社区新建生态鱼养殖基地1处,占地2.5亩;在燕窝岩村新建水产养殖基地1处,占地1亩。

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0

新建

5.5

新华镇

桐园村、大洞村

在新华镇桐园村新建水产养殖基地1处,占地2.5亩 ;在大洞村新建水产养殖基地1处,占地3亩。

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1

融合化

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建设

新建

2

石铁乡

斜水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魔芋加工厂1处,占地2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2

新建

8.3

黄金镇

太平坝村、康乐村、沙坝村、慈竹村

在黄金镇太平坝村新建中药材加工厂1处,占地0.8亩;在康乐村新建中药材加工中心1处,占地3亩;在沙坝村新建中药材加工房1处,占地1亩;在慈竹村新建农产品初加工中心1处,占地3.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3

新建

13.9

厂溪镇

梨子社区、四路村、青岗村、柏坪村

在厂溪镇梨子社区新建农产品加工中心1处,占地4亩;在四路村新建农产品加工中心1处,占地2.4亩;在青岗村新建青储饲料加工厂1处,占地7亩;在柏坪村新建车厘子加工房1处,占地0.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4

新建

18.8

新华镇

马田村、金石村、花果村

在新华镇马田村新建农产品加工房1处,占地4亩,新建粮油加工厂1处,占地1.6亩;在金石村新建青储饲料加工厂2处,分别占地2.6亩、2.6亩;在花果村新建中药材加工房1处,占地5亩,新建农产品加工房1处,占地3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5

茶叶加工厂建设

扩建

3.1

石铁乡

斜水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扩建茶叶加工厂1处,占地3.1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6

生态停车场

新建

2

厂溪镇

双山村、老林村

在厂溪镇双山村新建生态停车场1处,占地1.5亩;在老林村新建生态停车场1处,占地0.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7

新建

0.5

新华镇

大洞村

在新华镇大洞村新建生态停车场1处,占地0.5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58

经营主体培育项目

引进或培育市级龙头企业

新建

1

全片区

新增引进或培育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家

2025

59

培育省级以上示范社、示范农场

新建

44

全片区

新增省级以上示范社4家、示范农场40户

2025

60

职业农民培育

新建

500

全片区

培育职业农民400人以上

2025

61

产业化联合体创建

新建

2

全片区

培育壮大粮食、肉牛产业化联合体2个以上

2025

62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新建

1

全片区

探索推广“农户 合作社”“农户 合作社 公司”利益联结模式

2025

63

绿色化

秸秆综合利用中心

新建秸秆回收中心

新建

1

石铁乡

斜水村

在石铁乡斜水村新建秸秆回收中心1处,占地1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64

新建

4.7

新华镇

金石村

在新华镇金石村新建秸秆综合利用中心1个,占地4.7亩。

种植设施建设用地

2025

65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建设

新建

1

全片区

完善片区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进行标准化指导、产地环境投入品监管、检测,产地准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抽检力度,重点加强大宗农产品上市前抽检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风险调查、评估、监测、监督抽查“四位一体”风险控制机制,立体把控片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2025

66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新建

1

全片区

将片区规模种植生产企业、家庭农场、专合社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特别是“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地理标志农产品企业100%纳入追溯管理,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并随时督促上传生产、收获、销售等相关信息,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使用“电子合格证 追溯码 品牌Logo”模式,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保障公共消费安全。

2025

67

质量品牌建设

“三品一标”提升项目

新建

1

全片区

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新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4个

2025

68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行动

新建

1

全片区

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为目标,以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为载体,深入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强化智慧化监管,推进品牌创建,扎实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行动。

2025

69

数字化

农业生产过程体系建设

新建

1

全片区

运用田间气象监测、田间环境监测、智慧农业病虫害监测系统等他,对田间农情、植保、病虫、气象、作物识别、长势做出监测和产量预估。

2025

70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G信息网络建设项目

新建

1

全片区

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布局,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升级改造,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2025

 

附表10 片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重点项目表

实施区域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数量

建设规模

建设年限

片区

土地整治

1

官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24.44

2023-2035

2

黄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94.17

2023-2035

3

井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67.25

2023-2035

4

老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83.23

2023-2035

5

梨子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73.07

2023-2035

6

双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80.86

2023-2035

7

四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18.17

2023-2035

8

寺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94.62

2023-2035

9

燕窝岩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58.19

2023-2035

10

宣汉县柏坪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34.21

2023-2035

11

宣汉县官寨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41.11

2023-2035

12

宣汉县黄金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12.14

2023-2035

13

宣汉县井沟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25.19

2023-2035

14

宣汉县梨子社区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41.78

2023-2035

15

宣汉县燕窝岩社区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51.25

2023-2035

16

宣汉县新华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26.41

2023-2035

17

宣汉县厂溪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3.15

2023-2035

18

宣汉县石铁乡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1.97

2023-2035

19

宣汉县黄金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1.75

2023-2035

 

附表11 镇区用地结构现状表

厂溪镇区现状用地结构表

一级

二级

三级

   用地现状

面积(公顷)

比例(%)

林地

乔木林地

 

0.2957

0.62

居住用地

农村宅基地

 

33.6408

70.16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0.2419

0.50

商业服务业用地

商业用地

 

0.2546

0.53

交通运输用地

城镇道路用地

 

0.5873

1.22

农村道路

 

0.0838

0.17

公路用地

 

2.8561

5.96

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0.1966

0.41

工矿用地

工业用地

 

0.4890

1.02

采矿用地

 

2.6614

5.55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广场用地

 

0.2430

0.51

陆地水域

河流水面

 

0.2809

0.59

内陆滩涂

 

0.1243

0.26

水工建筑用地

 

0.6869

1.4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教育用地

幼儿园用地

0.4857

1.01

中小学用地

2.4355

5.08

医疗卫生用地

 

0.7658

1.60

公用设施用地

 

0.3331

0.69

特殊用地

 

 

0.2570

0.54

耕地

水田

 

0.4117

0.86

旱地

 

0.6200

1.29

合计

 

 

47.9511

100.00

 

 

新华镇区现状用地结构表

一级

二级

三级类

  用地现状

面积(公顷)

比例(%)

林地

乔木林地

 

0.0063

0.04

居住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9.8263

66.74

农村宅基地

 

1.3250

9.0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0.8708

5.91

教育用地

中小学用地

0.9990

6.79

幼儿园用地

0.0096

0.07

医疗卫生用地

 

0.0216

0.15

商业服务业用地

商业用地

 

0.0799

0.54

交通运输用地

城镇道路用地

 

1.0363

7.04

交通场站用地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0.1039

0.71

公路用地

 

0.4444

3.02

合计

14.7231

100.00

 

附表12 镇区用地结构规划表

  厂溪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结构表

一级

二级

三级类

  规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

面积(公顷)

比例(%)

面积(公顷)

比例(%)

林地

乔木林地

 

0.2957

0.62

0.0000

0.00

耕地

水田

 

0.4117

0.86

0.0000

0.00

旱地

 

0.6200

1.29

0.0000

0.00

居住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0.0000

0.00

24.4081

50.90

农村宅基地

 

33.6408

70.16

0.0000

0.0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0.2419

0.50

0.7948

1.66

教育用地

中小学用地

2.4355

5.08

5.4704

11.41

幼儿园用地

0.4857

1.01

0.1822

0.38

医疗卫生用地

 

0.7658

1.60

0.8991

1.88

社会福利用地

 

0.0000

0.00

0.2176

0.45

文化用地

 

0.0000

0.00

0.0772

0.16

商业服务业用地

商业用地

 

0.2546

0.53

4.5702

9.53

工矿用地

采矿用地

 

2.6614

5.55

0.0000

0.00

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0.4890

1.02

1.1816

2.46

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0.1966

0.41

0.4208

0.88

交通运输用地

城镇道路用地

 

0.5873

1.22

4.1389

8.63

交通场站用地

社会停车场用地

0.0000

0.00

0.6764

1.41

对外交通场站用地

0.0000

0.00

0.1808

0.38

农村道路

 

0.0838

0.17

0.0000

0.00

公路用地

 

2.8561

5.96

0.0000

0.00

公共设施用地

排水用地

 

0.0000

0.00

0.1878

0.39

邮政用地

 

0.0000

0.00

0.1314

0.27

环卫用地

 

0.3331

0.69

0.1553

0.32

消防用地

 

0.0000

0.00

0.2594

0.54

水工设施用地

 

0.6869

1.43

0.6171

1.29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防护绿地

 

0.0000

0.00

0.3770

0.79

广场用地

 

0.2430

0.51

0.7173

1.50

公园绿地

 

0.0000

0.00

2.1066

4.39

陆地水域

河流水面

 

0.2809

0.59

0.0000

0.00

内陆滩涂

 

0.1243

0.26

0.0000

0.00

特殊用地

 

 

0.2570

0.54

0.1811

0.38

合计

47.9511

100.00

47.9511

100.00

 

 

 

 

黄金镇镇区用地结构规划表

单位:公顷、%

一级

二级

三级类

规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耕地

 

 

0.0165

0.06%

0.0000

0.00%

林地

 

 

0.0154

0.05%

0.0000

0.00%

居住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22.8092

78.70%

16.0659

55.44%

农村宅基地

 

1.3689

4.72%

0.0000

0.0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0.1824

0.63%

0.5606

1.93%

文化用地

图书与展览用地

0.0000

0.00%

0.0869

0.30%

教育用地

中小学用地

1.1029

3.81%

0.9802

3.38%

教育用地

幼儿园用地

0.3231

1.11%

0.4737

1.63%

医疗卫生用地

 

0.1994

0.69%

0.3501

1.21%

社会福利用地

 

0.0000

0.00%

0.2883

0.99%

商业服务业用地

商业用地

 

0.4254

1.47%

3.3055

11.41%

工矿用地

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0.0820

0.28%

0.5532

1.91%

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0.0355

0.12%

0.2259

0.78%

交通运输用地

城镇道路用地

 

2.2673

7.82%

3.7689

13.00%

交通场站用地

对外交通场站用地

0.0000

0.00%

0.1935

0.67%

社会停车场用地

0.0000

0.00%

0.5039

1.74%

公用设施用地

通信用地

 

0.0000

0.00%

0.1045

0.36%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公园绿地

 

0.0000

0.00%

0.3443

1.19%

防护绿地

 

0.0000

0.00%

0.2835

0.98%

广场用地

 

0.0000

0.00%

0.2813

0.97%

陆地水域

 

 

0.1533

0.53%

0.0933

0.32%

留白用地

 

 

0.0000

0.00%

0.5175

1.79%

合计

28.9811

100.00%

28.9811

100.00%

 

新华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结构表

一级

二级

三级类

  规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

增减情况(公顷)

面积(公顷)

比例(%)

面积(公顷)

比例(%)

林地

乔木林地

 

0.0063

0.04

0.0000

0.00

-0.0063

居住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9.8263

66.74

6.5850

44.75

-3.2413

农村宅基地

 

1.3250

9.00

0.0000

0.00

-1.325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0.8708

5.91

0.8827

6.00

0.0119

教育用地

中小学用地

0.9990

6.79

0.6883

4.68

-0.3107

幼儿园用地

0.0096

0.07

0.2694

1.83

0.2598

医疗卫生用地

 

0.0216

0.15

0.2062

1.40

0.1845

社会福利用地

 

0.0000

0.00

0.1622

1.10

0.1622

商业服务业用地

商业用地

 

0.0799

0.54

1.9246

13.08

1.8447

工矿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0.0000

0.00

0.2020

1.37

0.2020

仓储用地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0.0000

0.00

0.0975

0.66

0.0975

交通运输用地

城镇道路用地

 

1.0363

7.04

2.6560

17.99

1.6107

交通场站用地

公共交通场站用地

0.1039

0.71

0.0000

0.00

-0.1039

 

社会停车场用地

0.0000

0.00

0.3154

2.14

0.3154

 

对外交通场站用地

0.0000

0.00

0.1183

0.80

0.1183

公路用地

 

0.4444

3.02

0.0000

0.00

-0.4444

公共设施用地

通信用地

 

0.0000

0.00

0.1246

0.85

0.1246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防护绿地

 

0.0000

0.00

0.0202

0.14

0.0202

广场用地

 

0.0000

0.00

0.4707

3.20

0.4707

合计

14.7231

100.00

14.7231

100.00

0.0000

附表13 村级片区分区管控表

 

名称

用途管制规则

产业准入规则

盐店农旅融合综合示范村级片区

1.永久基本农田内禁止建设占用和生态建设占用,现状建设逐步退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

2.地在不突破指标约束的情况下,可在永久基本农田外进行地块拆分合并和布局调整,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相应政策执行;

 

城镇开发边界外禁止新增除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等一二三融合产业以外的产业;现有冶金、化工等产业逐步退出;禁止在原址新增和扩大产能

 

花果现代种养特色农业发展村级片区

 

1.永久基本农田内禁止建设占用和生态建设占用,现状建设逐步退出

2.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在不突破指标约束的情况下,可在永久基本农田外进行地块拆分合并和布局调整,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相应政策执行;

 

在符合用途管制规则前提下,鼓励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沿江家庭农场、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

 

三角坝农贸综合示范村级片区

永久基本农田内禁止建设占用和生态建设

占用,现状建设逐步退出

 

 

在符合用途管制规则前提下,鼓励结合现代农副产品展示、交易 仓储物流羊 肚菌 蔬菜等产业

 

柏坪高山特色种养发展村级片区

1.永久基本农田内禁止建设占用和生态建设占用,现状建设逐步退出

2.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在不突破指标约束的情况下,可在永久基本农田外进行地块拆分合并和布局调整,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相应政策执行

 

在符合用途管制规则前提下,鼓励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沿江家庭农场、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

 

康乐特色农产发展村级片区

 

 

1.永久基本农田内禁止建设占用和生态建设占用,现状建设逐步退出;

2.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在不突破指标约束的情况下,可在永久基本农田外进行地块拆分合并和布局调整,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相应政策执行

 

城镇开发边界外禁止新增除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等一二三融合产业以外的产业;现有冶金、化工等产业逐步退出;禁止在原址新增和扩大产能

 

 

黄金中药材产业发展村级片区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在不突破指标约束的情况下,可在永久基本农田外进行地块拆分合并和布局调整,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相应政策执行;

在符合用途管制规则前提下,鼓励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山银花等中药材和特色水果等产业

 

斜水茶叶产业示范村级片区

1.生态保护红线内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

2.可在不影响风貌格局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建设控制线内,禁止开展影响传统风貌的建设活动。

 

在符合用途管制规则前提下,鼓励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传统村落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运动产业、观光旅游、茶叶加工等产业

 

 

附表14 片区近期建设项目表

实施区域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数量

建设规模

建设年限

备注(涉及区域或其他)

片区

交通

1

X091 毛五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68.534(公里)

2026-2030

 

2

X084 花新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8.25(公里)

2031-2035

 

3

X085 新花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15.26(公里)

2031-2035

 

4

S403线厂溪镇至万源界段改造工程

改建

1

全长17.8公里,按照设计速度40km/h、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改建,估算总投资3.62亿元

2022-2035

 

5

Y129 新华镇-桐园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24.1(公里)

2022-2025

 

6

Y158 青岗村-南坪乡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17.615(公里)

2022-2025

 

7

Y193 厂溪镇-老林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7.879(公里)

2022-2025

 

8

Y194 厂梨路-柏坪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6.81(公里)

2022-2025

 

9

Y195 厂梨路-四路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6.18(公里)

2022-2025

 

10

Y094 斑竹村-官寨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8.17(公里)

2026-2030

 

11

Y096 三角坝村-金坪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9.528(公里)

2026-2030

 

12

Y121 新华镇-马田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3.989(公里)

2026-2030

 

13

Y130 石咀村-花果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5.123(公里)

2026-2030

 

14

Y164 黄金镇-双堰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9.35(公里)

2031-2035

 

15

Y165凤林乡-独山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5.914(公里)

2031-2035

 

16

Y166 黄金村-老君乡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12.582(公里)

2031-2035

 

17

Y192 梨子村-朝天村公路

规划

1

规划路线总里程3.233(公里)

2031-2035

 

18

黄金镇至南坝镇快速通道

规划

1

 

2023-2025

 

19

西渝高铁220

规划

1

 

2023-2025

 

20

S403线厂溪镇至万源界升级改造项目

改扩建

1

路线全长17.58公里,路基宽10米

2023-2025

厂溪等乡镇

21

宣汉县厂溪经梨子至白马快速通道改扩建项目

新建

1

路线全长24公里,路基宽10米

2025-2027

厂溪等乡镇

22

宣汉县新华大桥

新建

1

桥梁全长150米、桥宽12米

2024-2025

新华镇

23

新华镇场镇西环线公路建设

新建

1

该环线上起于李家碥大桥头,下至赵子河坝,全长2.12公里,目前,已开通毛路0.98公里。建设该环线需降坡0.8公里、拉直0.5公里、修建堡坎6处、填方1.2万方,平整及硬化路面2.12公里。

2025年

新华镇

24

新华镇客运站迁建

迁建

1

新建车站广场、停车场、发车位、站务用房及行政用房、附属设施、生产服务设施等。经初步规划,新华镇客运站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站务用房及行政用房200平方米,客车停车、发车位、待客区等800平方米。

2025年

新华镇

25

新华镇20户以上中心村落道路硬化

提升

1

全镇现有9个村60条,57.703公里的道路需要硬化,拟优对华尖村,金石村等6个村9条10.2公里的重要通组道路进行硬化。

2025年

新华镇

26

新华镇村道公路加宽维修整治

提升

1

马田村4.6公里村主干道,华尖村6公里村主干道,泥溪村4.6公里,大洞村4.5公里村主干道进行加宽维修,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

2025年

新华镇

27

新华镇连片50亩以上土地生产便道建设

新建

1

需对已复耕复种的10块耕地,新建长14.2公里,宽2米,厚度10cm的生产便道。

2025年

新华镇

28

农业生产便道项目建设工程

新建

1

修生产便道长度约11公里。

2025年

新华镇

29

华尖村方潭水桥改建项目

提升

1

桥长70余米,宽4米,受洪水影响,现急需改造

2025年

新华镇

30

生产便道和森林防火通道

新建

1

全乡拟建建生产便道和防火通道大约80公里。

2025年

石铁乡

31

村与村、毗邻村连接公路

新建

1

全乡拟拟修建村与村、毗邻村公路约60公里

2025年

石铁乡

32

新建李家坝停车场

新建

1

拟建于三角坝村李家坝,新建李家坝停车场约12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停车位100个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5年

厂溪镇

33

道路维修整治

提升

1

拟建全镇道路维修整治约80公里

2025年

厂溪镇

34

生产便道和森林防火通道

新建

1

全镇拟建建生产便道和防火通道大约60公里

2025年

厂溪镇

35

梨白路改建

新建

1

拟建厂溪镇梨子社区到白马镇道路20公里

2025年

厂溪镇

36

村与村、毗邻村连接公路

新建

1

全镇拟建村与村、毗邻村公路约60公里,方便居民生产生活。

2025年

厂溪镇

37

沙坝河桥

新建

1

拟建梨子社区三组与四路村三组新建桥梁一座

2025年

厂溪镇

38

粮油示范片产业道路

新建

1

拟建于转角村黄家岭到净瓶寺5.5公里

2024年

厂溪镇

39

粮油示范片产业道路

新建

 

拟建于望月社区1组三湾坝到田耳子沟

2024年

石铁乡

40

通乡公路改善提升(黄金镇至南坝镇快速通道)

提升

1

 

2023-2025

 

41

黄金至凤林农村公路

新建

1

 

2023-2025

 

42

S202万源市太平镇至固军镇(宣汉界)段改建工程

改建

1

 

2023-2025

 

43

S302万源市魏家镇(通江界)至铁矿(宣汉界)段改

改建

1

 

2023-2025

 

44

S403宣汉县厂溪至万源界段新建工程

新建

1

 

2023-2025

 

45

万源至开州

新建

1

 

2023-2025

 

基础设施

1

宣汉县柳池坪小型水库工程

新建

1

新建小(1)型柳池坪水库枢纽及附属设施

2021-2025

厂溪镇

2

新华镇污水管网维修整治项目

提升

1

3.5公里污水主管网和5公里支管网损毁,需要维修整治。

2025年

新华镇

3

新华镇农村安全饮水补短项目

提升

1

新建6口饮水工程,维修整治10处饮水工程

2025年

新华镇

4

黄金镇河堤建设项目

新建

1

2公里

2025年

黄金镇

5

垃圾中转站

新建

1

拟建于石铁乡望月社区一组陈良沟,占地面积300㎡(新华的项目,选址在石铁)

2024年

石铁乡

6

片区供水加压站

新建

1

拟建于石铁乡望月社区四组黄家河坝,占地300㎡(城乡水务一体化配套)

2025年

石铁乡

7

农村污水处理

新建

1

拟建于斜水村3组双河口,解决约3000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2025年

石铁乡

8

梨子社区场镇提升级工程

新建

1

拟建在梨子社区,污水处理,场镇治理、梨子社区办公楼修建全套设施设备

2025年

厂溪镇

9

垃圾中转站

新建

1

拟建于厂溪镇三角坝村

2024年

厂溪镇

10

片区供水加压站

新建

1

拟建于厂溪镇三角坝村,为片区居民用水管道加压。(城乡水务一体化配套)

2025年

厂溪镇

11

宣汉县任家沟水库扩建升级工程

改扩建

1

 

 

 

12

宣汉县刘家坪水库扩建升级

改扩建

1

 

 

 

13

厂溪镇三角坝村3组太平水厂

新建

1

 

 

 

14

黄金镇祥柏社区2组观山梁水厂

新建

1

 

 

 

15

新华镇盐店村2组大观山水厂

新建

1

 

 

 

16

中河厂溪镇防洪治理工程

新建

1

 

 

 

17

中河黄金镇防洪治理工程

新建

1

 

 

 

18

宣汉县中河流域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项目(

新建

1

 

 

 

19

西渝高铁达州樊哙牵引站220kV外部供电工程

新建

1

 

 

 

20

达州宣汉新华35KV输变电工程

新建

1

 

 

 

公共服务

1

宣汉县厂溪镇初级中学运动场项目

新建

1

新建运动场20000平方米,铺设塑胶跑道、人工草坪等

2024-2025

厂溪镇

2

宣汉县石铁乡中心校新建生活用房及教学楼项目

新建

1

新建生活用房2000平方米,教学楼2200平方米

2022-2023

石铁乡

3

宣汉县厂溪中学改扩建运动场项目

改扩建

1

改扩建塑胶运动场15000平方米

2025年

宣汉县厂溪中学

4

宣汉县黄金中学新建运动场项目

新建

1

新建塑胶运动场12000平方米

2025年

宣汉县黄金中学

5

新华场镇健身步道和休闲文化广场

新建

1

一是规划在河道右侧场镇上场李家碥大桥至下场漫水桥处,河道左侧场镇上场陈华处至计生办处新建4公里长、2米宽的健身步道(彩色防滑路面)。二是规划李家碥大桥下方左侧500米处,占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地方,新建配置健身路径1套、标准室外篮球场1个等;规划在李家碥大桥下方左侧1000米处,占地面积约为400平方米的地方,新建羽毛球场1个并配置乒乓球台2个;规划在赵子河坝大桥处,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新建配置健身路径1套、羽毛球场1个、乒乓球台2个。

2025年

新华镇

6

黄金镇上滨河路群众休闲运动广场项目

新建

1

修建广场1800㎡,休闲器材一套等。

2025年

黄金镇

7

幸福广场扩建升级

扩建

1

拟建于双竹街幸福广场约1千平方米,在原幸福广场旁扩建,完善广场休闲,健身娱乐设施。

2025年

石铁乡

8

黄家河坝建设广场

新建

1

拟建于望月社区3组,在快速通道南出口修建休闲健身广场,占地约700平方米,方便社区3.4组和场镇居民健身娱乐。

2025年

石铁乡

产业

1

乌天麻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5000亩

2023-2025

厂溪镇

2

车厘子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1500亩

2023-2025

厂溪镇

3

青脆李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1200亩

2023-2025

厂溪镇

4

蔬菜示范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2000亩

2023-2025

厂溪镇

5

羊肚菌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3000亩

2023-2025

厂溪镇

6

油茶树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1500亩

2023-2026

厂溪镇

7

黄金黑木耳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2000亩

2023-2025

黄金镇

8

白茶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4000亩

2023-2025

黄金镇

9

山银花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2000亩

2023-2025

黄金镇

10

牧草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2500亩

2023-2025

新华镇

11

中药材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2500亩

2023-2025

新华镇

12

石铁茶叶种植基地

提升

1

基地总规模6000亩

2023-2025

石铁乡

13

包子岩康养中心

新建

1

拟建康养中心,占地约2.2公顷

2023-2025

 

14

背田坝青脆饲料加工厂

新建

1

占地约0.22公顷

2023-2025

 

15

产品粗加工厂

新建

1

占地约7.50公顷

2023-2025

 

16

村办公室周围建产业仓储物流基地

新建

1

占地约0.14公顷

2023-2025

 

17

关山屋基坪天麻基地厂房建设

新建

1

占地约0.27公顷

2023-2025

 

18

加工房

新建

1

占地约500㎡

2023-2025

 

19

老林村康养、民宿基地

新建

1

拟建康养民宿基地,占地约10亩

2023-2025

 

20

农产品加工房

新建

1

占地约0.17公顷

2023-2025

 

21

农家乐

新建

1

占地约0.46公顷

2023-2025

 

22

丘木沟包子岩、油柿坪等油茶树基地

新建

1

基地总规模约82亩

2023-2025

 

23

蔬菜示范基地、库房

新建

1

约37亩

2023-2025

 

24

天府基地康养中心

新建

1

拟建康养中心占地约0.53公顷

2023-2025

 

25

天麻综合产业基地

新建

1

约78亩

2023-2025

 

26

万江涛当门边(原堆积物)加工房

新建

1

占地约500㎡

2023-2025

 

27

修建一个康养、民宿、休闲、钓鱼于

新建

1

占地约0.94公顷

2023-2025

 

28

转角坝(原村委会旁边)加工房

新建

1

占地约400㎡

2023-2025

 

29

转角村农产品加工及冷冻食品加工

新建

1

占地约0.38公顷

2023-2025

 

30

厂溪产业建设用地

新建

4

产业建设用地4处,共计约9.6公顷

2023-2025

 

31

厂溪设施农用地

新建

3

设施农用地3处,共计约3.6公顷

2023-2025

 

32

管理房

新建

1

占地约0.78公顷

2023-2025

 

33

农产业观景平台

新建

1

新建农产业观景平台约0.66公顷

2023-2025

 

34

润田农牧科技

新建

1

占地约5.7公顷

2023-2025

 

35

设施农用地

新建

1

占地约0.73公顷

2023-2025

 

36

乡村振兴产业用地

新建

6

预留6处乡村振兴产业用地,约32公顷

2023-2025

 

37

新华镇农贸综合市场项目

新建

1

新华镇农贸综合市场拟规划建设占地面积为500平方米,计划建设二层楼,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一楼规划为农贸市场。初步规划摊位不少于50个、设置男女厕所各1个、管理房1间,小门市8间;后面院坝计划规划不少于20个停车车位,同时拓宽油化工字街0.8公里。二楼规划为场镇宴席集中举办点。

2025年

新华镇

38

新华镇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

改造

1

新华镇金石村2组完成300余亩中低产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河坝村5组完成200余亩中低产田高标准农田改造。

2025年

新华镇

39

黄金镇山银花产业项目

新建

1

2000亩

2025年

黄金镇

40

黄金镇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

1

产业道路建设30公里

2025年

黄金镇

41

黄金镇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

设项目

新建

1

山银花烘干设施设备

2025年

黄金镇

42

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

新建

1

拟建于石铁乡望月社区一组三湾坝,打造农产品深加工,物流仓储及冷冻食品深加工。

2025年

石铁乡

43

民宿发展

新建

1

拟建于石铁乡斜水村三组蛮子岩,白果村桐籽湾,占地2000㎡,用于旅游接待、停车、住宿。

2025年

石铁乡

44

爱情天梯扩建

新建

1

拟建于白果村3组,爱情天梯扩建,提升接待功能

2025年

石铁乡

45

仓储 冷链物流项目

新建

1

拟建于转角村,打造农产品深加工,物流仓储及冷冻食品深加工。

2025年

厂溪镇

46

民宿发展

新建

1

拟建于厂溪镇梨子社区5组天麻基地,占地2000㎡,用于旅游接待、停车、住宿。

2025年

厂溪镇

47

厂溪镇中药材加工项目

新建

1

拟建在梨子社区,建设内容为新建厂房1000平方米以及相关设施设备一套

2023年

厂溪镇

48

宣汉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

新建

1

 

2023-2025

 

49

普光分公司D4051-5h井产能建设项目

新建

1

 

2023-2025

 

50

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普陆4勘探评价井工程

新建

1

 

2023-2025

 

51

普光气田大湾406井钻前工程

新建

1

 

2023-2025

 

52

普光气田M9井等4个产能建设项目

新建

1

 

2023-2025

 

53

大湾401井区产能建设项目地面集输工程

新建

1

 

2023-2025

 

54

D405

新建

1

 

2023-2025

 

55

宣汉县新华镇河坝村砖瓦用页岩矿

新建

1

 

2023-2025

 

56

宣汉县新华镇华尖村砂岩矿

新建

1

 

2023-2025

 

57

宣汉县新华镇桐园村柳家塝砂石厂

新建

1

 

2023-2025

 

58

宣汉县新华镇大洞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合并

新建

1

 

2023-2025

 

59

宣汉县铭丰石料厂

新建

1

 

2023-2025

 

60

宣汉县聚元建材厂

新建

1

 

2023-2025

 

61

吉祥煤矿主井

新建

1

 

2023-2025

 

62

吉祥煤矿拟设风井

新建

1

 

2023-2025

 

63

吉祥煤矿东翼风井

新建

1

 

2023-2025

 

64

吉祥煤矿东翼副风井

新建

1

 

2023-2025

 

65

吉祥煤矿炸药库房

新建

1

 

2023-2025

 

66

吉祥煤矿副平洞

新建

1

 

2023-2025

 

67

吉祥煤矿西翼风井

新建

1

 

2023-2025

 

整治修复

1

新华镇河道整治工程

新建

1

新华镇河道整治范围上起于安家河漫水桥,下至赵子河大桥,全长3.0公里,河道底宽80—120米,工程内容为新建3公里防洪堤岸;维修整治污水管网1.7公里;清理长2公里宽95米河道积淤,新建长度85米和高度6米拦河坝1处;新建长1.7公里,宽6米便民道路1条,新建游步道3公里(其中,打桩新建游步道1.7公里)。

2025年

新华镇

2

河堤整治提升工程

提升

1

拟建于石铁乡望月社区三组,主要对蔡家河坝段进行整治提升,全长约0.3公里,建设内容为河道清淤、绿化提升和水生态修复与构建等。

2025年

石铁乡

3

滨河路整治提升工程

提升

1

拟建于厂溪镇万缘社区,主要对万缘社区老街后面滨河路整治提升,全长约0.5公里,建设内容为新建滨河路、绿化提升和水生态修复与构建等。

2024年

厂溪镇

4

河堤整治提升工程

提升

1

拟建于厂溪镇转角村,主要对转角村河提整治提升,全长约0.8公里,清理河床3公里,建设内容为河道清理、绿化提升和水生态修复与构建等。

2025年

厂溪镇

5

宣汉县厂溪镇山洪沟治理项目

提升

1

 

2023-2025

厂溪镇

 

5

宣汉县厂溪镇山洪沟治理项目

提升

1

 

2023-2025

 

 

6

官寨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24.44公顷

2023-2035

 

 

7

黄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94.17公顷

2023-2035

 

 

8

井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67.25公顷

2023-2035

 

 

9

老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83.23公顷

2023-2035

 

 

10

梨子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73.07公顷

2023-2035

 

 

11

双山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80.86公顷

2023-2035

 

 

12

四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18.17公顷

2023-2035

 

 

13

寺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94.62公顷

2023-2035

 

 

14

燕窝岩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建

1

158.19公顷

2023-2035

 

 

15

宣汉县柏坪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34.21公顷

2023-2035

 

 

16

宣汉县官寨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41.11公顷

2023-2035

 

 

17

宣汉县黄金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12.14公顷

2023-2035

 

 

18

宣汉县井沟村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25.19公顷

2023-2035

 

 

19

宣汉县梨子社区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41.78公顷

2023-2035

 

 

20

宣汉县燕窝岩社区农用地整理项目

新建

1

51.25公顷

2023-2035

 

 

21

宣汉县新华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26.41公顷

2023-2035

 

 

22

宣汉县厂溪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3.15公顷

2023-2035

 

 

23

宣汉县石铁乡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1.97公顷

2023-2035

 

 

24

宣汉县黄金镇工矿废弃地开发项目

新建

1

1.75公顷

2023-2035

 

附表14 区近期建设目标

实施区域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数量

建设规模

建设年限

备注(涉及区域或其他)

镇区

公共服务

1

石铁乡中心校扩建项目

扩建

1

扩建规模0.72公顷

2023-2025

 

2

厂溪中学提升改造项目

扩建

1

扩建规模2.38公顷

2023-2025

 

3

各镇区卫生院提升改造

 

4

各镇区建设老年养护中心或老年服务站

2023-2025

 

4

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新建

4

各镇区建设老年养护中心或老年服务站

2023-2025

 

5

新建社会停车场

改扩建

3

厂溪、新华、黄金对社会停车场建设

2023-2025

 

6

对外交通场站建设

改扩建

3

厂溪、新华、黄金对外交通场站新建或改建

2023-2025

 

7

新建物流仓储

新建

4

各乡镇建设物流仓储中心,用于冷链物流、

2023-2025

 

商贸服务

1

厂溪镇集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

改建

1

对厂溪镇农贸市场改建,提升片区农副产品展销农历

2023-2025

 

 

 

 

 

 

 

 

 

 

 

 

 

 

 

 

 

 

 

 

 

 

 

 

 

 

 

 

 

人居环境

1

新华场镇健身步道和休闲文化广场

新建

1处

新建4公里长、2米宽的健身步道(彩色防滑路面)新建休闲文化广场0.1400公顷

2023-2035

 

2

滨河路整治提升工程

新建

1处

拟建于厂溪镇万缘社区,主要对万缘社区老街后面滨河路整治提升,全长约0.5公里,建设内容为新建滨河路、绿化提升和水生态修复与构建等。

2023-2035

 

 

 

 

 

 

 

 

 

 

 

 

 

 

 

 

 

 

 

 

 

 

 

 

 

 

 

 

 

 

 

 

 

 

 

 

基础设施

1

厂溪镇场镇提档升级工程

提升

1

提档升级厂溪镇场镇,提升场镇居民生活基础设施,改变居住环境。

2025年

厂溪镇

2

场镇建设扩建

扩建

1

提升场镇居民生活基础设施,改变居住环境。

2025年

石铁乡

3

厂溪大桥建设项目

新建

1

在镇区北侧中河上方建设双车道跨河大桥,联通S202和S403

2025年

厂溪镇

 

 

 

 

 

 

 

产业发展

1

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新建

3

厂溪、新华、黄金农副产品加工

 

 

2

新产业新业态

新建

3

厂溪、新华、黄金结合商业用地布局新产业新业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