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公安局完善“六大体系” 推进森林防灭火向“深耕善治”有效转型
来源:宣汉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2023-04-07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宣汉县公安局紧紧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目标,积极构建完善公安森林防灭火六大体系,激活森林防灭火神经末梢,推进森林防灭火向深耕善治有效转型。

一、强化指挥调度,精制一张图一是压实责任。坚持履职迈开大步、协同跨前一步两步走战略,严格落实上级森防指一办六组运行模式公安部分,健全完善“2+2+N”职责体系,即乡镇书记、镇长任指挥长,派出所所长任副指挥长,民警、义警、民兵、护林员等力量为作战单元,主动融入全县森林防灭火一盘棋二是建强机制。依托公安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县局指挥中心、18个派出所、6个综合检查站的三级森林防灭火快速响应机制;分级分类优化高、中、低火险派出所支点应急处置体系,实现指挥调度一体化三是激活末梢将森林防灭火公安感知源布建纳入社防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搭建社会治理联动平台,并加载应用云视讯、智慧巡防APP、一键报警等,为前线指挥调度提供精准数据和信息,实现一张屏指挥。

二、夯实防范巡控,织密一张网一是推行林长警长按照策应林长、属地管辖、分级设立、逐级负责原则,建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432林长警长包保工作机制,履行公安机关森林防灭火职责,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社会治安稳定。二是统筹公安部门与林业、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及景区管委会建立森林资源动态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涉林区治安稳定826项管控要素基础信息台账。推进基层派出所民警和林业管理站、村级护林员捆绑作业,联合开展治安巡查、要素摸排管控等基础工作,全力做好预警防范。三是做优人防技防试点创建33森警驿站,统筹180余名党员群众、民兵、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力量组建生态义警,实现重点林区一林一站、一山一档、一片一责专班巡防管控。加大林区天网卡口、AR高点、明火监控、智能烟感、无人机图传等智慧化建设,助力森林防灭火智控、智防、智治

三、创新宣传教育,唤醒一颗心一是奏响防火宣传主旋律组织开展防火宣传开学第一课、高火险期重点宣传、违规野外用火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等;设置公安防火宣传牌80个、悬挂横幅标语200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份,并借助LED屏、入住宾馆提示、入林(景区)须知等营造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浓厚氛围,确保森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二是抓实审查监督全链条严格履行规委会成员单位职责,深化西渝高铁、土溪口水库等23个在建重大项目环评跟进式审查监督,紧盯建设中破坏林地、涉林火灾隐患、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并提供伴随式法规指导和风险联防联控支撑。三是严控重点人员风险点布建林区(景区)天网、人脸识别及预警平台,将各类治安重点人、涉火案前科人员、涉稳重点人员信息纳入防灭火风险库,借助景区票务信息、检查站盘查数据、宾旅馆登记信息等,及时发现并开展点对点重点宣教,切实堵住风险源。

四、抓实能力提升,武装一群人一是提内功全面做好森林警察转隶改革后半篇文章,扎实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专家授课、火险研判、火案推演、比武竞赛,强化突发案事件预警预防和化解处置能力提升,不断培育森警队伍政治、理论、业务素养,着力应对防灭火现代化发展需求。二是练实战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方针,持续深化川渝东北部区域联防联控暨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演练,纵深推进火案攻坚2023”“保护生态2023”两个专项行动,不断夯实防火险、护安全、快打处森林防灭火工作基石。三是强赋能立足大刑侦”“大情报警务建设,创新推进森警与刑侦、治安等侦查警种、与情指、网安等情报部门整体联动,全面构建合成作战一体化格局,助力公安防灭火提档升级。

五、推进协作联动,构筑一条链一是强化区域联勤。坚持行政管辖有界、公安服务无界理念,以区域平安共建、风险隐患共防、突出问题共治、警务资源共享为导向,先后签订警务合作协议5份、开展警务合作现场交流会3次、试点打造十八弯6个联勤站,实现警务无缝对接、民生服务畅通无阻和边界地区联管。二是深化部门联治。加强与县检察院、法院日常协助,明确重大疑难案件研究、专项打击防范对策等11项协作事项,常态开展火案侦查、批捕、起诉意见交换工作,定期进行执法专项检查和法律监督,确保涉林案件快侦快破、应诉尽诉。三是推进机制联通。完善建立11012119警情互通机制,与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保、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完善联动共治工作机制,强化线索通报、案件移交、行刑衔接、联合执法、联合督导,形成多部门联合打击施治的森林资源保护强大合力。

六、健全生态补偿,修复一片林一是压实修复责任。推进实施一案一策生态修复整治工作举措,建立生态修复整治工作机制,成立县生态整治联合领导小组,制定生态修复整治工作方案,落实生态整治工作措施,加强生态修复监督指导,督促涉案行为人履行林地植被修复主体责任。二是抓实修复举措。联合县法院、检察院、林业部门印发《关于办理破坏林业资源生态恢复工作衔接的实施意见》,全力探索推进涉林案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机制,发挥公安机关在保护林业生态的重要作用,并在全市率先创建2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实现以案促整改、以案促恢复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夯实修复模式。深化拓展部门一体化打击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四位一体生态修复治理模式,通过原地修复、异地补植、森林碳汇补偿等方式,打造生态诉讼生态司法生态恢复碳汇补偿的执法新格局。2018年以来,完成林地面积300亩修复项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