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宣汉县深入开展“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纪实
来源:宣汉县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2023-01-06
点击数:人次

随着大卡车运料抵达,车尾对着摊铺机,将沥青料缓缓倒下,厚厚的沥青料平整地铺在路基上,压路机趁热对路面进行压实……613日,来到宣汉县毛坝镇至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铺沥青,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

据该项目部负责人徐萌介绍,该项目工程路线全长16.3公里,为四级公路,路基宽6.5米,沥青砼路面,预计20226月底建成通车,将打通通往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的大动脉,助推宣汉文旅靓县战略深入推进,有力促进宣汉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宣汉县全面启动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补齐交通短板,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全力以赴打好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构建县域公铁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速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为达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贡献宣汉力量。

发出“动员令”挂出“作战图”

“同志们,我们要有以逢山开路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埋头苦干、创新快干、真抓实干,奋力打好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为争创全国‘百强县’奠定坚实交通基础,为达州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6日,在达州市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动员大会之后,宣汉县立即召开了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书记冯永刚的话掷地有声。

这既是一个工作部署会,更是一个进军动员令。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汉县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蓝图更是鼓舞人心:三年大会战,要畅通大动脉打通微循环重点实施“1234”大通道建设(即建设1座通用机场,2条高速公路——城宣大邻高速公路和通平宣开高速公路,3条铁路——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及普光经开区支线铁路,4条快速通道——宣汉城区至南坝复线、宣汉城区至西渝高铁宣汉南站快速通道、毛坝经普光至宣汉城区快速通道、土黄至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构建以县城区为中心的“1226”交通圈(即实现10分钟乡镇上省道,20分钟宣汉城区至达州主城区、南坝和普光,20分钟乡镇上高速,60分钟宣汉城区到达县域各乡镇)和实现“123”物流圈建设目标(即从宣汉1小时到达达州各县市区,2小时达到重庆市城区、万州区,3小时达到成都市、西安市),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全力争创全省交通强县试点县,构建起县域“公铁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宣汉县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项目库中看到,最近三年,宣汉县将重点实施35个交通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建设投资140.88亿元(其中地方建设投资达到85亿元)。

吹响“冲锋号”拉快“进度表”

嘟嘟——”光滑整洁的沥青路上,一辆辆汽车来回奔驰……在省道S302樊(哙)漆(树)路上,只见这些车承载着公路沿线群众未来的希望,驶向诗和远方。

据樊哙镇群众回忆,过去铺成的水泥路,通过多年的磨损,路面变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大家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沥青路通到家门口,我们运输农用物资更方便快捷,感谢党的好政策噢!”“路修好了,好安逸,多方便呀!同村村民接过话茬子。

据宣汉交通运输局介绍,该县在“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中启动实施S302线樊哙至漆树和河坝大桥至万源界段路面改建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7.5米,设计时速40公里,该路实施改建后,将大幅提升樊哙、漆树片区干线公路通行能力。

这只是宣汉县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的一个现场掠影。

蓝图绘就催人进,号角声声鏖战急。会战以来,全县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巴人精神,按照拉升主骨架、疏通主动脉、做实主支撑、延伸主链条要求,向一个个交通堡垒发起总攻。全体交通人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坚决守护好疫情防控运输的“生命线”,义不容辞当好交通建设“先行官”。他们冒严寒、战酷暑,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喊出了“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铮铮誓言,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推进各项重点工程。

目前,已完成S302樊漆路改扩建、土(黄)漆(树)路改建等重点交通项目4个,另有6个交通重点项目将在今年内完成;宣汉-天生高铁站、宣汉-南坝复线、宣汉-清溪-普光-毛坝-五马归巢、西渝高铁樊哙站-巴山大峡谷四条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即将实施S303宣汉城区至南坝复线、S202普光至清溪段、S403红峰至万源庙垭界段等9条国省干线升级改造,相关工作正按照计划有序有力推进。

“我们要始终保持首战首胜、再战再胜、决战决胜的信心、雄心和斗志,全速冲刺,以优异的成绩为会战添彩、为地方添翼、为民生添福”,宣汉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柳坚定地说。

谱写“惠民曲”唱响“幸福歌”

“四好农村路,富在深山。”驱车到大成镇玫瑰产业园,一幅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蜿蜒盘旋的沥青路围绕玫瑰产业向深山无限延伸……

“这条产业路就是一条纽带,一头串起人流,一头串起物流,为我村发展富民产业起到助推作用,现发展玫瑰产业面积达到了3000亩。”大成镇回龙村村总支部书记杜芹仕介绍,这条产业路竣工通车后,既方便了达州市主城区及周边区县的游客前来玫瑰园观光游玩,又为鲜花的运输提供便捷的交通,快速运往市场销售。

“以前,花农采摘的鲜花不能及时送到收购点,售价低了很多。现在有了四好农村路,花农可以快速地将采摘的鲜花及时地送到客商手中,提高了玫瑰的鲜度和收购价格,促进村民增收致富。”谈及公路建设对玫瑰产业的助推作用,杜芹仕最有发言权。

“大成镇围绕‘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兴’主题的成功实践,谱写了交通出行‘惠民曲’,唱响便捷运输‘幸福歌’。”

公路修到家门口,土坨坨变成了香饽饽,更是让曾经全县最差最穷的巴山大峡谷片区群众尝到了甜头。家住漆树土家族乡朝阳村2组村民覃永见兴奋地说,“以前不通公路,我们出行靠走,一年到头赶个场都少,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我瞅准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的好机遇,开了一家民宿,节假日,7个房间爆满,游客多得很,过去烂在家里不起眼的腊猪脚、土鸡、洋芋、笋子等土特产现在成了游客最爱吃的美味佳肴,一年下来,稳稳的赚个10来万元……”

同样的喜悦一样写在黄连村脱贫户刘福太的脸上,“自从通了公路,我们的药材也能够卖出去了,家里四十多亩木香,每年能收入近2万元……”他说,“我们村地处巴山大峡谷深处,既有天麻、厚朴、黄连等野生中药材,又有高山蜂蜜、土核桃、岩豆等天然土特产,以前因为交通的原因,好东西都被“困”在山里,我们抱着金饽饽却过着穷日子。现在路通了,土特产都很抢手,都能卖出钱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