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脱贫攻坚经验
来源: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0-03-24
浏览次数:

庙安乡八庙村位于宣汉县西南部,分别距县城24公里、达州市区21.5公里、达万高速磐石出口8公里、在建达宣快速通道洋烈出口10.5公里。幅员7.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0米,人口560户1890人,2014年有贫困人口95户255人。近年来,该村持续发展脆李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倾力打造和谐幸福美丽新村,成为全省“四好村”、百强名村、十佳产业兴旺村、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等,在“花果山”创造了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做法。

一、打造脱贫攻坚“硬核”。围绕建成“宜居宜业花果山、脱贫攻坚排头兵、全域旅游示范区”奋斗目标,以“全民产业”为抓手,奋力脱贫奔康。一是阵地强。建成村级活动阵地320平米,设有卫生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党员活动室、扶贫办、便民服务代办点、群团服务站等。二是基础硬。硬化村组道路田间游步道、户间道等65公里,整治山平塘25口,维修沟渠1万米,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23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亩,建成农建综合示范区面积2000亩。三是产业兴。村有脆李、猕猴桃种植人才60人,脆李良种繁育基地1个,创新创业园2个。现有脆红李3300亩,猕猴桃200亩,年产量1450万斤,总产值5000余万元。

二、深度培育富民新村。以创建“四好村”、“道德模范村”为契机,做实基础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是安居稳人心。建成1个新村聚居点,完成危房改建98户、易地扶贫搬迁18户,村内住房建设与“建改保”相结合,实现整村推进覆盖。村内没有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住房保障实现100%。二是增收助脱贫。大力发展脆李产业,实现户均至少有2亩脆李园,脆李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92.1%,90%农户掌握果树各生产环节操作技能,2018年底实现贫困人口“清零”,201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元。三是村美人幸福。通过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全村适龄学生入学率100%、新农合参保率100%,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自来水、电、广电、网络覆盖率100%。新建2个新村聚居点、游客接待中心1处、休闲广场2处、停车场6处、观景台2处、观景亭6个、垃圾池(房)12个等。

三、塑造优质特色品牌。以“夜校提能、产业强技、市场活血”为抓手,培育一批“能说、会干、善管”扶贫品牌。一是创新管理。依托庙安(国家级示范社)水果专合社,成立专合社党支部,鼓励党员和村民资金、土地、果树等入股,创新“11233”分成模式,助农民增收攀升。二是探索新路。在原有产业规模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0万元承包土地建成脆李母本园30亩、苗木繁育基地5亩,年销售苗木5万株,实现产值2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5万元。三是打造特色。建成10户农家乐,成为城乡居民春踏青赏花、秋赏心采果的“世外桃源”,已成功举办6届“李花节”、3届“采摘节”。以该村特色产业成立专合社并注册“庙安”商标,成为全市知名商标、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和全省AAA合作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