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286号提案 办理情况(B)的函
宣府函〔2021〕177号
魏群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286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宣汉县始终坚持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着力倡树文明新风,净化乡风民风,持续开展“诚信 f 守法 f 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2017年,“诚信 f 守法 f 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做法得到中宣部高度评价,被人民网、《四川日报》《达州日报》等媒体推介。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以教育引导为基础,持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的建议。
一是突出“诚信教育”,净化社会风气。突出道德约束与制度管束相结合,加强干部群众的“四德”教育,开展诚信故事会、经典诵读等活动600余场次,组织12万名群众参与身边诚信模范选树。二是突出“守法教育”,弘扬浩然正气。结合“八五”普法等活动,利用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法律明白人等各类法治教育平台,举办法治讲座、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汇演和巡回法庭以案说法等活动470余场次,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三是突出“感恩教育”,夯实立身底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事实,组织开展“摸一摸身上衣,看一看盘中餐,想一想居中屋”和“孝老爱亲”活动,创新开展以“诚信 f 守法 f 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每年腊月二十为群众颁发红灯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饮水思源、忆苦思甜,不断增强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怀。
(二)关于“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稳步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的建议。
一是推进“文明细胞”创建行动。围绕“争做文明宣汉人、争创全国文明城”的创建主题,不断加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力度。我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城市”,中国电信宣汉分公司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普光镇、庙安镇八庙村、君塘镇湾桥村创建为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目前,我县将继续争创第六届四川省文明城市。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化。组织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单位)志愿者共200余人召开志愿服务工作培训会。积极推进志愿者和志愿团体注册工作,全县共注册志愿者20余万人、团体800余个,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志愿者团体常年积极开展邻里守望、扶贫济困、关爱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机制,将失信被执行人、不良征信记录人员名单在县内公交视频、大型LED显示屏上曝光,构建起覆盖城乡、联通部门、融合行业的诚信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三)关于“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激发群众精神动力”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文化基础设施。我县37个乡镇(街道)均有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村级图书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文化设施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县文化馆馆舍面积达600平方米,设有美术、书法等10余个功能区,县图书馆馆舍面积达1497平方米,总藏书量12万余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每年举办宣汉县春节联欢晚会,在春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文艺演出、“元宵灯谜会”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每年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00余场,为基层群众送去接地气、暖人心的文化盛宴。三是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在巴山大峡谷景区建设了文旅扶贫展览馆,记录土家人民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脱贫奔康史。不断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举办了薅草锣鼓赛歌会、土家余门拳展演和马渡民歌节等民俗文化活动,支持民间文化文艺团队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民间文艺人才,每年组织评比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精品,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四)关于“以乡村治理为核心,着力保持乡村和谐稳定”的建议。
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推动基层组织过硬,结合“两项改革”和村(社区)换届工作,开展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整顿提升工作,全县75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完成整顿提升。同时,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全县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5%,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7.2%,基层组织保障不断夯实。二是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垃圾、污水治理为主攻方向,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乡村垃圾处理机制,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60个,规划建设30个垃圾中转站,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健全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大力推行农村“一村一辅警”模式,实现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六无”平安村建设,广泛推进“平安家庭”创建,保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围绕“全覆盖、全规范、全时空”目标制定实施意见,推进规范化建设。在全县423个村(社区)对标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大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提高乡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五)关于“以移风易俗为重点,大力提倡健康文明风尚”的建议。
一是扎实推动移风易俗活动。村(社区)换届选举期间,全县423个村(社区)集中修订了村规民约,各村(社区)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广泛设立“红黑榜”。积极开展“部分群众巧立名目大操大办宴席、浪费现象严重”“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集中整治活动,树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工作理念,抓实宣传引导、机构组建、建章立制和管理监督,乱办滥办、大操大办的现象有力遏制,农村餐饮浪费现象明显改观,厉行节约、弘扬新风的观念广泛普及。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县乡两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食安委及办公室、村红白理事会,加强群众办宴席的申报、管理、宣传劝导和教育监督。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村村响广播等方式加强宣传,制作《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宣传手册、公益动画、H5宣传网页等,群众点击量超过6万人次,超过2000人次点赞和发表观点。对宴席操办申报、范围、礼金标准等进行量化,对违规办理的群众采取“黑榜公示曝光”、一定期限内取消享受政策等限制性措施,对违规承接办宴席的场所、乡厨等按规定给予处罚。去年以来,共查处违纪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6件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人次,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起4人,规劝制止拟办宴席150余起。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践行乡规民约和村规民约,带头文明节俭办事,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大操大办之风,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
三、下步打算
宣汉县将把乡风文明建设有机融入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发挥村民自治重要作用,创新工作措施和方法,通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村民成为文明乡风的受益者。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宣汉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
宣汉县人民政府
202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