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破解“薄弱”难题 ——东乡街道牛背村发展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在东乡街道党建引领、纪监督导内驱外促,着力破题“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下,牛背村“三力”驱动,有效破解集体经济“薄弱”难题。
一、党建引领内驱力
一是“一个定位”明方向。按照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破题”的要求,牛背村明确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村级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提升辖区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全村全方位发展,为集体经济定位明向。
二是“两相兼顾”强班子。在本届村级党组织换届及村委班子运转考察中,牛背村从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创业能人中培养选拔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干劲、廉洁自律的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该村班子中2名退伍军人,3名返乡创业能人,班子平均年龄30多岁,充满朝气和创新力,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了组织基础。该村党支部还通过“党员自荐村民举荐组织推荐”,公开推选后备干部2名,并以“传、帮、带”方式,有效凝聚提升他们,进一步巩固增强班子活力与战斗力。
(牛背村党建引领部份图片)
三是“三管齐下”提能力。以党史学习教育契机,完善学习制度,形成学习常态。以院坝会、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等为平台,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破除思想屏障。通过每月1场院坝会宣讲政策、两周1次“农民夜校”培训技术、半年1次外出观摩开阔视野和现场讲解亲身体验等方式,不断强化村级干部知行合一、实际操作、为民服务能力。在提升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同时,持续推进“不愿担当、不抓落实、不转作风”“三不”干部治理,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干事有奔头,让后进干部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有效增强村级自我净化与“造血”功能。
二、乡村振兴外引力
一是助力生态环保。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牛背村党支部将集体经济发展与生态振兴相结合。通过反复实地调查走访,确定了先发展食用菌(菇)产业,采用玉米心和桔杆碎渣等为“菌棒(床)”的主原料,既将玉米心和桔杆变废为宝,又从源头上遏制群众燃烧桔杆行为习气,还为辖区群众增加了收入。目前,该村发展食用菌3种,面积近3亩,收购使用桔杆10吨。
(牛背村食用菌发展部份图片)
二是助力旅游文化。牛背村距县城不到10公里,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始安县遗址、土司驻扎遗址、石鼓文化、元稹的南昌滩诗--即今马冲滩文化等),辖区党支部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在距始安县遗址200米,距南昌滩(马冲滩2.5公里处),发展精品草莓9亩,吸引县城周边近郊游者前来现场采摘,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拉动辖区农旅文化发展。
三、资源盘活变现力
村党支部发动“两委”班子,以入股分红的方式,自筹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万元。并以租金返补集体经济的方式,盘活利用村闲置房4套近200平米,闲置土地10亩,党支部会议确定将所得收益的40%以交租金的方式纳入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该村的食用菌(菇)已上市,并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收入近3万元;9亩大棚草莓目前已整办好土地、棚床等,明春即可上市。
(在建中的牛背村大棚草莓)
牛背村只是东乡街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东乡街道辖区11个村全部消除了“空壳”,均走上了消除薄弱、发展壮大的征程。
(东乡街道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