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乡村振兴简报(第4期)
导读目录
●经验做法
宣汉县编制“三张清单”提升驻村帮扶质效
●工作动态
再续山海情,共圆振兴梦—浙川(宣汉)东西部劳务协作提质增效
●简讯
●政策宣讲
经验做法
宣汉县编制“三张清单”提升驻村帮扶质效
新一轮驻村帮扶以来,宣汉县从明确任务、提升能力、压实责任入手,强化驻村帮扶干部管理服务,编制“三张清单”,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作用,持续提升驻村帮扶质效。一是编制业务学习清单提升执行力。将驻村帮扶干部能力提升,作为提升帮扶工作质效的重要手段,按照“学践结合”全面提能的思路,驻村帮扶干部选派到位,即召开全县防止返贫监测与驻村帮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保新任驻村干部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干部群众、进入工作角色。采取“省级示范、市级重点、县级兜底”的培训模式,对驻村帮扶干部进行为期3天的全覆盖培训,下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知应会手册》,切实提高驻村帮扶干部政治站位、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确保驻村帮扶干部能担起责任、干出成绩。二是编制职责任务清单提升凝聚力。建立健全县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制度,结合县情村况,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印发《宣汉县驻村帮扶力量调整轮换工作方案》,明确帮扶力量职能职责,通过编制职责任务清单,进一步量化职能职责,确保责任压紧压实。围绕“建强村组织、推动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4项职责任务,定期下发帮扶工作近期重点任务清单,叫应帮扶单位、乡镇(街道)、驻村工作队,明确阶段任务和重点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紧扣时间节点,确保驻村帮扶干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落实工作职责。三是编制问效考核清单提升战斗力。延续脱贫攻坚期间的“任务、责任、督导、整改、问责”五大工作体系,形成闭环系统,推进帮扶工作落地落实。坚持常态督导和随机抽查强化对驻村帮扶队伍监督指导,定期对“职责任务清单”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建立问效考核清单,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当事人,同时将督查考核结果与驻村帮扶干部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作为“提拔任用、交流重用、职级晋升、公务员遴选”的重要依据,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持续提升驻村帮扶队伍战斗力。(县乡村振兴局)
工作动态
再续山海情共圆振兴梦
——浙川(宣汉)东西部劳务协作提质增效
2022年,宣汉县就业局在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中,主动出击,超前布局,以深化合作为动力、以走访调研为方式,重目标、靓特色、包专车、凸慰问,为2022年赴浙江舟山开展劳务对接工作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强化目标引领,推动劳务协作提质升级。以全力做好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深化与东部城市之间劳务协作,有序组织我县有就业需求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家庭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目标,力求本次走访调研取得实效。
为此,宣汉县就业局精心安排,周密组织,形成了以达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共宣汉县委常委、副县长林海伟为组长,县乡村振兴局、县职业中专学校、县人社局、县就业局为队员的走访调研队伍,2月21日—2月26日前往浙江省舟山市开展劳务对接工作。
——强化走访调研,激发劳务协作内部活力。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职中、县就业局派员赴舟山市定海区、岱山县、嵊泗县等地开展走访调研活动,走访了舟山市大洋兴合食品有限公司、兴业公司、金鹰有限公司、鼎盛石化等企业,召集宣汉籍在外务工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已出台的各类稳定就业优惠政策,促进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就业。同时慰问了宣汉籍在舟山务工人员,让在外务工人员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积极主动学习东部其他发达地区开展劳务协作、人力资源建设等工作的先进经验,为今后实现数据整合、信息服务、业务协同、应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更为我县有就业需求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实现稳定就业铺垫了道路。
——靓化特色品牌,作响劳务协作品牌效应。宣汉海员,是宣汉县与舟山市联合实施的订单式培训劳务协作项目,学员在舟山航海学校参加四个月左右岗前培训,培训后要考相关合格证书,待舟山航海学校培训结束后,学员将从各个地方上船开启为期6个月的海上实习生涯,实习结束后他们将正式成为一名海员。在船期间航运公司为海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工资月综合收入在1万元左右,上下船报销路费,享受国家规定劳动保障福利待遇。“21”订单班,是宣汉县与舟山市在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中积极探索出来的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为形式创新式订单培训。精准聚焦舟山紧缺用工行业,为舟山产业发展“订制”技能人才,为西部劳动力就业增收“订制”高薪岗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订制”就业路径。例如,充分利用舟山鼎盛石化产业优势,向舟山市推送劳动力,成功开办了两期“石化班”,通过“技能提升订单就业”双管齐下,让宣汉山区劳动力走出大山走向大企业。
——强化专车护送,提升劳务协作保障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有序组织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助力乡村振兴,确保农村劳动力应输尽输,宣汉县就业局在春节前就明确专人负责,组建工作专班,深入镇场对农民工返乡时间、务工地、外出务工意愿开展监测摸排,并同时做好岗位推介、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工作,力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增、增中提质。2月21日,为25名返岗农民工提供“点对点”保姆式专车服务,护送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实现家门到厂门“点对点”精准对接,保障农民工务工需求,稳定就业形势。(县就业局)
简讯
●2月21日,以“春风行动”助力农民工安全有序“一站式”返岗复工复产为主题的宣汉县•舟山市点对点输送返岗专车发车,25名农民工踏上温暖返岗路。此次返岗专车从宣汉到浙江舟山,全程1700多公里,行程21小时,沿途全程采用零支付、零接触、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方式,不仅免费,还为农民工准备了牙膏、毛巾、矿泉水、方便面等“旅途大礼包”,为做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贡献了东西部协作的力量,有力实现了农民工“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
●2月22日,宣汉县召开浙江正凯集团东西部协作工作座谈会。会上共同商议了加快230亿元投资化工和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相关事宜,并就“正凯集团落户宣汉如何带动乡村振兴”初步形成共识。一是做好公益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强化人才对口培养,着力解决人才需求,实现本地人才高质量就业。二是持续延伸正凯集团下游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地就近务工,吸纳低收入人群就业增收。三是助力社会事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优秀教师或医务工作人员。四是助力全县重点帮扶村乡村建设,大力资助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
●日前,浙江省舟山市科技局带领10余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调研组,来到宣汉县调研对接2022年“达舟号”特色健康产业科技人才合作项目。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宣汉县的天麻食药两用开发、三木药材开发利用、脆李贮藏保鲜及出库运输保鲜技术、牛肉保鲜技术及微玻纤产品多领域应用等情况,收集相关企业的技术需求,共同探讨两地科技协作方向。
(以上简讯均由县乡村振兴局收集整理)
政策宣讲
●2月22日,新华社授权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部署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摘自《人民日报》)
●2022年“三农”有关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一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支持力度,抓紧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二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立足现有村庄基础,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化生活条件。三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妥善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摘自《农民日报》
宣汉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3月7日